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学习贯彻二十大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学习贯彻二十大 >

不求易亦不避难——奋斗铸就辉煌伟业

发表时间:2024-12-19 来源:中国网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源自《后汉书·虞翊传》,原句为“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强调立志不应贪求容易实现的目标,行事不应躲避风险困难,本质上反映的是奋斗精神。这不仅是古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更是历代成就伟业者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人深谙“易”与“难”的辩证法,回顾历史,从红军长征的翻山越岭,到抗日战争的艰苦卓越,再到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穿过多少惊涛骇浪;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满目萧条、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蓬勃发展,再到新时代以来的自信自强、欣欣向荣,越过多少激流险滩。正是凭借着这种志存高远、不畏艰难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

古人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过往辉煌,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筚路蓝缕、胼手胝足;未来征程,更需发扬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治沙干部姜莉玲以“林”为家,扎根沙海25载,“原做梭梭林里的一只鸟,甘做梭梭林里的一株苗”;产业富民探路者贾建功,四处奔波调研探索,把“小米粉”做成网红大产业;消防战士巴特尔,凭真本事闯过“火焰山”,立志“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各行战线处处活跃着奋斗者的英姿,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用勤劳、勇敢、智慧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共同推动着强国建设不断向前迈进。

“事有难易,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当前正处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飞速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也将带来新的困难挑战。守着“老把式”过日子,也势必解决不了新问题,最终只会变得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碌碌无为,则为庸官;庸官之庸,庸在畏难。改革面前,罗列重重困难,期盼时机再缓;工作落实时,又常常瞻前顾后,生怕引火烧身。殊不知,敢于面对和硬啃工作中的困难,实则是对自我弱点的征服之旅,唯有克服内心的逃避与惶恐,方能坚定胜利的信念,鼓起勇往直前的胆识。

蓝图越宏伟,奋斗越艰巨。困难之所以难,必有其盘根错节的症结,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需要的是在前进的路上坚定信念、保持耐心。南岳衡山半山亭对联有云,“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不仅是勤勉的工作作风、简朴的生活态度,还是关乎理想信念、责任使命、精神品格的革命意志。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常思常省、心怀重任,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摆脱守摊心理、摒弃畏难情绪、自觉拉高标杆,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韧劲和定力,方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汇聚起磅礴力量。(中共济南市天桥区委组织部 赵永乐)

网站编辑:朱琳瑄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