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校园党建 >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校园党建 >

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在成都理工大学召开

发表时间:2025-10-28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探索新时代场馆育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四川省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育廉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承办,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1家单位协办的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于10月25日在成都理工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专家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场馆负责人、学术期刊编辑、研究生共260余人。开幕式由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泽兵主持。

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上,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胡兵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他强调,成都理工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持续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近年来,学校以“场馆育人”为重要突破口,依托“四馆二室一院三基地”等校内丰富场馆资源,率先开设“场馆里的思政课”,建设“场馆思政”教材教辅体系,建强“场馆育人”队伍,系统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鲜明成理特色的场馆育人模式。他希望,通过与会专家的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以场馆育人新成效持续赋能“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胡兵致辞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张澜涛在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成都理工大学一直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倾力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形成的场馆育人模式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影响。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全面推进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搭建了平台、丰富了载体、凝聚了智慧,将有力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他希望成都理工大学充分利用省内外专家资源,聚众智,合众力,加强内外场馆资源联动,拓展场馆育人空间,将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育廉馆打造成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打造具有鲜明成理特色的场馆育人模式和育人品牌,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张澜涛讲话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研讨会共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主题报告,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家庆以“上好思政课要‘真懂’‘会用’两手硬”为题做报告;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慧以“场馆赋能‘大思政课’的社会空间新范式构建”为题做报告;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玉华以“场馆里的思政课: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为题做报告。第一阶段主题报告由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主持。

第二阶段主题报告,齐鲁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张庚灵以“‘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场馆育人的价值逻辑、实践困境与模式重构”为题做报告;成都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冯瑛以“红色铸魂·工业报国——成都工业学院‘1234’馆群育人模式的传承与奋进”为题做报告;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贺苗以“五环协同为国铸剑:‘总师型’人才培养视域下高校体育场馆育人实践研究”为题做报告;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田永秀以“上好场馆里的思政课的几点思考”为题做报告;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建华以“以场馆协同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理念、路径与川大实践”为题做报告;成都理工大学纪委副书记何文均以“融廉入课,固本培元:以育廉馆为载体拓展‘大思政课’育人新路径”为题做报告;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潘东菁以“弘扬爱国主义和科学家精神——构建场馆科普教育中的思政育人新范式”为题做报告;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奋生以“以走进场馆为突破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为题做报告。第二阶段主题报告由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晓明主持。

第三阶段主题报告,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以“关于场馆育人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几点思考”为题做报告;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春以“充分发挥场馆建设在‘大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为题做报告。第三阶段主题报告由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屈陆主持。

第四阶段主题报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曲洪波以“馆校合作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探索”为题做报告;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云以“‘五个聚焦’:‘大思政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做报告;郑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江雁以“‘大思政课’视域下馆室联动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探索”为题做报告;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晓娟以“馆校协同视域下地方高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三层四圈五融’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为题做报告;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副局长文飞云以“‘春风化雨润初心’——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大思政课’建设实践与展望”为题做报告。第四阶段主题报告由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戴剑飞主持。

第五阶段主题报告,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富胜以“场馆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整体性构建”为题做报告;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所副所长、党建教研员冯秋华以“构建‘认知-行走-明理-弘理’新范式:成华区中小学‘行走的思政课’实践与探索”为题做报告;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学术研究科科长杨孟昀以“新时代馆校协同育人模式与路径创新——基于场馆资源的深度挖掘”为题做报告;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虚仿实验中心主任王磊以“如何借助VR全景技术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为题做报告;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科研顾问金鑫以“以一体化课程建设带动干部学院发展——在中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开展‘大思政课’教育经验”为题做报告。第五阶段主题报告由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周玉主持。

在颁奖仪式上,成都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冯瑛、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颜怀坤、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旭亮为本次研讨会论文获奖作者代表颁奖。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永泰主持颁奖仪式。

闭幕式上,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文麒作总结发言。他代表学院向与会各方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始终紧扣“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这一核心主题,在理论探索中明晰方向,在实践分享中破解难题,实现了“深化认知、拓展路径、凝聚合力”的预期目标,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