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良好发展环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要部署。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再次强调,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良好发展环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同学习领会。
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
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2015年3月9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一项持久的工作。要结合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准则》、《条例》,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激浊扬清,扶正祛邪,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履职尽责、作出贡献。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长期以来,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经常打扫政治灰尘,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我们必须常怀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坚定自觉,补钙壮骨、排毒杀菌、祛病疗伤、去腐生肌,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汇聚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使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2023年1月9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穿权力运行全过程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
——2024年6月19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
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党性党风
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25年7月8日,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的讲话
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穿权力运行全过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良好发展环境。
——2025年11月8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
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2023年4月3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2024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看一个地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水平高不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政治生态好不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作风正派、公道处事,以自身模范行动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
——2025年3月20日,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