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丨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国庆、中秋将至,为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清廉是福、贪欲是祸。”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强调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同学习领会。
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
严以修身,才能严以律己。一个干部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明代理学家薛瑄认为清廉自守有三种境界: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者,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为下也。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2021年9月1日,习近平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古人讲:“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元史》中记载了理学家许衡的一个故事:某个炎炎夏日,许衡外出,看见行人纷纷到路边的一棵梨树下摘梨解渴,他却不去摘。有人问他,如今兵荒马乱的,这棵梨树已经没有主人了,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吃呢?许衡回答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对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要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
——2023年1月9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过去我们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2021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央要带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我们要以身作则,带头反对腐败,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带头遵守中央关于工作和生活待遇等方面的规定,切实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要谋私利,决不要搞任何形式的特权,自觉接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给全党带个好头。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2024年1月8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