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越是发展任务重,越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越是发展任务重,越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领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023年8月,习近平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多为老百姓建设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场所。
——2022年8月,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2024年2月19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绿色转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协同推进民生福祉改善和气候治理,统筹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重目标。
——2025年4月23日,习近平在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的致辞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优质产能,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中方愿发挥自身优势,同金砖国家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以及绿色矿产合作,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充实合作“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2024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时的讲话
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自5年前我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2025年4月23日,习近平在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