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学习语 >
党建网 > 学习语 >

学习语丨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

发表时间:2025-08-06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

 

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

——201492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202327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

——2023315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0133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1493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20201010日,习近平在二〇二〇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出台重要方针政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前,都要求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认为调查研究的方法“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第二是开调查会”。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

——2020917日,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结合起来,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

——2020922日,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围绕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是全党全社会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献计献策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这次活动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热情关注、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关方面要认真研究、充分吸收。要总结这次活动的成功做法,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善于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0226月,习近平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意见建议作出的重要指示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