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博物馆:在触摸历史中延续文脉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陈列的文物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着的中华文明的根与脉。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不断升温,到一座城市先打卡当地博物馆已然成为社会新风尚。博物馆为人民群众提供着丰厚的精神滋养。
在“博物馆热”的大背景下,每逢节假日,常德博物馆便会吸引大量市民游客体验文化之旅。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除了日常展览,该馆还组织开展了28场社教活动,提供了12场公益讲解,吸引了近6万人走进博物馆,在文化盛宴中触摸历史。

市民游客从大厅排队进入展厅 常德日报记者 冯顺前 摄
热热闹闹的博物馆,红红火火的文博游。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荣光。常德素有“文物大市”之称,从距今60万年的津市虎爪山旧石器遗址,至距今约2万年的新旧石器过渡时代的澧县十里岗遗存,从新石器至青铜器……在这方生生不息的土地上,古遗址分布密集、文化演变连续,在湖南乃至全国都较为罕见,被誉为“装满古遗址的宝库”。

文物养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德博物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文物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和博物馆有个约会”互动闯关游戏
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承担着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责任和使命。随着文博游渐成年轻人“新宠”,一家博物馆如果仅是陈列文物和展品,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何运营、增加互动性等也成为博物馆要解决的问题。

“巧手绘彩 梦回大唐”七夕节仿唐妆体验活动
对很多人来说,逛博物馆不再是走马观花般的“到此一游”,而是一场与历史、文化的“走心”对话。近年来,常德博物馆充分发挥“湖南省旅游研学基地”“常德市科普基地”作用,凭借多元化、品质化、特色化的线下活动,吸引着游客前来解锁新体验、新玩法。沉浸式考古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探方”中亲身体验考古发掘的全过程,“指尖绘彩——复刻千年彩绘陶”活动让孩子们领略千年彩绘陶文化的丰富内涵,“巧手绘彩 梦回大唐”七夕节仿唐妆体验活动让市民体验一番唐代女子“换头术”……特别是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常德博物馆首开夜场,6000余人体验“常博奇妙夜”,在观展的同时参与一大波活动,收获了常博精美的文创产品,大家直呼“情绪价值拉满”。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市民游客在民俗厅观看实景演出
一系列富有新意的新媒体产品,也一改博物馆“高冷”的形象,以亲民化路线快速“出圈”。2023年,常德博物馆与常德日报社联合策划创作的系列手绘长图,以常德博物馆馆藏文物为载体,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再通过第一人称的口吻,让文物自己“开口”讲述文物故事;2024年5月,常德博物馆与常德日报社联合创作的常德博物馆文物表情包在微信表情开放平台正式上线,受到文博爱好者喜爱。除本地受众外,还有山东、福建、广东等省份受众下载使用。

常德博物馆文物表情包在微信表情开放平台上架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新颖的创意,今天的常德博物馆已经不只是收藏、保护和展示文物的地方,还是一个兼具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传承文化的综合体。一波又一波的游客纷至沓来,在近距离的观赏和学习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以及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脉络,更加坚定了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网站编辑:白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