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学史明理 >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学史明理 >
入党申请书里的永恒信仰
发表时间:2025-07-04 来源:中国军网

不同历史时期,入党申请书因时机、场所、载体差异会呈现不同的样式,但共产党员跟党走的决心始终坚如磐石。革命战争年代,面对血与火的考验,共产党人以生命践行誓言,用热血铸就忠诚,将理想信念化作前行的力量。今日,我们重温那一份份入党申请书,感受革命先辈的滚烫初心。

“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1924年,叶挺前往苏联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后,叶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并任独立团团长。在北伐战争中,他带领的独立团连战皆捷,屡建奇功,被誉为“铁军”。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号角吹响,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同年12月,他参与领导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叶挺漂泊海外,虽然脱离了党的组织,但仍与一些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保持联系,时刻关心中国革命的发展。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根据党的指示,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组建和领导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被国民党当局非法扣押,遭到长达5年多的囚禁,辗转于江西上饶、广西桂林等地。面对国民党威逼利诱,他丝毫不为所动,并作《囚歌》以明志,要“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1946年3月,经过中共中央的多方营救,叶挺终于获释。出狱后第二天,他即致电中共中央,“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请求重新“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中共中央复电,称赞他忠诚地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决定接受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24年初次入党,到1946年重回组织,叶挺在每一次面对个人荣辱甚至生死选择的路口,都表现出极强的政治立场。这份字数不多的申请书,饱含了他在20余年革命斗争历程中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理想。

“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

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11路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接到命令后顽强阻击各路敌军,掩护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当天,2营在淮阴以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遭日伪军围攻,激战半日于黄昏后突围,转移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18日拂晓,日伪军尾随而来。2营迅速转移,留4连负责掩护。4连官兵在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率领下,凭借村前交通沟,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使主力部队和党政领导机关安全转移,全连却陷入日伪军重围。面对10倍于己之敌和无树木、土堆、房屋掩护的不利环境,全连指战员毫不畏惧,依托交通沟顽强奋战。从上午8时许至中午,4连先后击退敌骑兵多次猛冲,并歼灭了冲至防御工事前沿的敌人。

此时,日伪军暂停进攻。4连利用战斗间隙分析敌情,抓紧进行战场动员和工事整修。午后,日伪军集中所有火炮和掷弹筒,向4连阵地进行猛烈轰击。数百米长的交通沟几乎被炸平,连长、指导员均身负重伤,全连只剩下20余人。紧要关头,白思才和李云鹏代表全连未入党的战士,向营党委提出火线入党的申请。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绝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随后,白思才组织全连剩下的官兵掩埋好牺牲的战友,砸坏多余的机枪、步枪,烧毁地图、文件,端起刺刀扑向敌群。

战至傍晚,终因寡不敌众,全连82位勇士全部壮烈殉国。此战,4连在刘老庄连续击退日伪军1000余人的5次冲锋,经受了数小时的断续炮击,整整坚守12小时,毙伤日伪军170余人,掩护了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战后,新四军第3师7旅重新组建4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

“我从心眼里要入党”

革命战争年代,许多战士因出身贫苦、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在书写入党申请书时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们以赤诚之心克服障碍,用特殊的方式向党表明心迹。

1947年,20岁的高玉宝加入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烽火硝烟中,当看到身边的战友很多都是共产党员,他心里羡慕极了。1948年,高玉宝所在部队解放了鞍山。残酷的战场让高玉宝迅速成长,入党的愿望也愈加强烈。战斗间隙,他向组织表达入党的迫切愿望。鉴于高玉宝的入党意愿强烈,再加上他平时工作积极肯干,连队决定吸收他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于是,指导员让高玉宝写一份入党申请书。

小时候只上过一个月学的高玉宝,识字寥寥。当他准备写入党申请书时,询问了周围的战友,却发现识字的也没几个。高玉宝憋了一上午,最终决定自己想办法。他用符号代替文字,“画”出一份入党申请书。虽然表达方式简单,只有8个字的含义:“我从心眼里要入党”,但每一笔都浸透着赤诚。党组织也被他的真诚打动。不久,高玉宝以突出的表现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高玉宝一边读书学习一边打仗,在随部队南征北战中笔耕不辍,写下2000余万字军旅作品,用手中的笔将家国情怀传遍千家万户。

“因为共产党将来定会成功”

1939年,山东招远玲珑金矿被日军侵占。为全面管制黄金,日军在招远实施“治安强化运动”,成立黄金稽管大队,对私卖黄金一律没收,对亲近和倾向共产党、八路军者“格杀勿论”。面对日军的军事占领和疯狂盗采,胶东区党组织军民采取多种形式的反掠夺斗争。

其中,以姜璇为代表的玲珑金矿地下党员带领矿工们和日伪军进行了机智灵活的斗争,上演了一幕幕虎口夺金的拉锯战。

根据中共胶东区委指示,姜璇在玲珑金矿组织矿工往外运黄金。姜璇混入矿工队伍后,很快当选矿课长。他利用职务之便秘密宣传抗日精神。矿工们对日本人很是愤恨,听说是为了抗日筹集经费,都愿意冒险参加夺金行动。面对日军岗哨每天严格的搜身检查,为了把金粉带出去,姜璇和矿工们想了许多办法。有的把金粉搓到头发里,回家洗出来;有的塞到菜窝窝里,一边吃着一边让岗哨检查;有的把金粉放到破棉袄的棉絮里,夹在双层鞋底里、送饭篮子里;有的将高品位的矿石偷偷带出来磨成粉,再提炼出金粉。

面对敌人冷冰冰的枪口和明晃晃的刺刀,是什么支撑着胶东军民不顾生命危险虎口夺金?在山东黄金玲珑红色教育基地的展馆里,珍藏着一名矿工的入党申请书。他在入党动机一栏里写着:因为共产党将来定会成功。

为什么要入党?不同年代、不同经历,每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但从中显现出的初心与信仰从未改变。一份份力透纸背的入党申请书,见证着一代代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生命无价,誓言有声,这些誓言与共产党人的初心紧密相连,他们穿越枪林弹雨,直面激流险滩,用鲜血和生命兑现承诺、坚守信仰。(张朋朋 贾昊)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