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时代先锋 > 先锋模范 >
党建网 > 时代先锋 > 先锋模范 >
薛丽娜:守护一个乡土梦
发表时间:2025-11-06 来源:农民日报

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丽娜的家乡便处在汶阳田腹地,她的父亲是镇上的“老农技”。“咱们守着这么好的汶阳田,就要种出最好的粮食。”父亲在汶阳田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也在薛丽娜的心中撒下启蒙的种子。

怀揣着这个乡土梦,2008年大学毕业后,薛丽娜逆行回乡,开启了种粮之路。汶阳田有着得天独厚的种粮条件,但农田零零散散,效益偏低。调研后,她决定成立合作社,走规模化种植的路子。经过一番努力,薛丽娜流转了13.4亩土地,从此一头扎在田间地头,购良种、置农机、学技术。

为了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2010年,薛丽娜开始参加农民培训,与同行交流探讨,并多次参加农业技能大赛等各类技能提升活动,努力提高农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经过几年发展,合作社得到越来越多的村民认可。

2013年,一场自然灾害重创了薛丽娜的试验田,大片即将开镰的麦子倒伏在地,这次损失让她意识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抗倒、丰产性好是小麦培育的重要方向。于是,薛丽娜加大了科研投入。“如果来到我们管理的田地,你就会发现,今天的农业已然变了样:从‘看天吃饭’渐渐转为‘知天而作’。”她骄傲地说。借助山东农业大学力量,薛丽娜建起300亩小麦品比试验基地,针对抗逆性较好的品系进行筛选;积极打造“泰山种·放心种”种业品牌,成功培育出自主知识产权“禾元系列”小麦高产新品种;建立岱岳小麦科技小院,实现了产学研推一体化发展;应用智能化现代农业技术,一年一亩地能收2500多斤粮食……

现在,合作社为镇上农户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4.5万亩,每亩增收200元,涉及1.2万户农民,让父老乡亲都过上了好日子。“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用心守护每一粒粮,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大舞台上,展现新农人的新作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薛丽娜说。(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臻)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