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安平:断是非解心结的“银发人才”
今天是重阳节。在连江,活跃着一名“银发人才”,为群众解忧,为企业普法,为平安连江建设发光发热。他就是卢安平,连江县“银发人才库”成员。
“劳动争议无小事,每一起案件都关系着职工的生计、企业的发展。”这是卢安平常挂在嘴边的话。
自1998年起,他一直在连江县劳动争议仲裁委从事仲裁工作,是公认的资深仲裁员。
“劳动争议仲裁的处理方式包括调解和裁决。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预防和调解为主。”在卢安平看来,仲裁不仅是“断是非”,更要“解心结”,因此他始终坚持“调裁结合、刚柔并济”,与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将调解窗口前移:劳动维权机构接到投诉时,先启动简易调解;工伤认定机构一边调查取证,一边推动双方自行和解;若和解无果,仲裁机构再及时立案,确保“案不积、事不拖”。
今年,某家居公司21名员工因工资问题发起维权。在乡镇调解无果后,部分员工情绪激动。接到案件后,卢安平第一时间梳理事件脉络,一边与企业负责人深入沟通,推动企业承诺先行发放部分工资;一边安抚员工情绪,开展调解,明确“签订调解书后,若企业未履行,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路径,并跟进工资发放进展情况。最终,这场可能激化的矛盾在他的努力下平和化解。
从容化解矛盾纠纷,靠的是卢安平数十年如一日对仲裁业务的深耕。任务繁重时,他一天最多要接待20余名当事人。他的办公桌后,一本简易日历标记满了未来一个月的工作安排;办公室的柜子里,已办与待办案件材料堆得满满当当。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挤出时间研读劳动仲裁相关书籍,书页间密密麻麻的笔记,是他更新知识储备的见证。
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他撰写的《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入选我省仲裁案例选编,成为行业内的“活字典”。他还获评福州市“优秀仲裁员”、福州市劳动安全监察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2014年退休后,卢安平又被聘为连江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专职仲裁员,续写着对仲裁事业的热爱。
卢安平还是“连江县百人讲师团”讲师,时常受邀走进机关单位、企业授课。他常常结合自身办案经验,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案例教学”,用“传帮带”的方式,让劳动法治理念在更多人心中扎根,也让“银发担当”成为了守护职工权益、护航企业发展的温暖底色。(福州晚报记者郑瑞洋通讯员余李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