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时代先锋 > 先锋模范 >
党建网 > 时代先锋 > 先锋模范 >
32年零差错投递员郑连行:精准投递,把责任写在邮路上
发表时间:2025-09-19 来源:中工网

9月15日6时30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景县分公司投递员郑连行到站点分拣包裹。

这是郑连行在邮政投递岗位上的第32个年头。他1971年出生在一个与邮政事业紧密相连的家庭,自幼跟着父亲穿梭在大街小巷。6岁的他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望着父亲肩头那只绿色邮差包,对邮政工作充满向往。

1993年,22岁的郑连行如愿以偿,踏上了邮政投递的岗位。他负责投递的区域是景县县城,偶尔还要给县城周边的安陵镇、杜桥镇和北留指镇投递。

遇到地址不详、无法妥投的邮件时,郑连行不会简单地作出“退回”处理,而是想尽办法及时把信件送到用户手中。

“这可没啥巧方法,只能挨家挨户地敲门问。”郑连行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手绘了一张“投递地图”。“粗线是县城主路,枝杈是小路,枝杈上密密麻麻的圆点是投递户。”郑连行告诉记者,他把县城的重点投递户都画下来,这样投递时心里才能更有数,速度才能更快。

有一次,郑连行收到一张汇款单,收件人是“景县供销社马亮收”,可到供销社一问,根本没有叫马亮的人。

按规定,郑连行完全可以把汇款单退回,但他发现附言栏里有“先汇来一些款,以解治病急难”的字样,顿时心急如焚。

随后的几天里,郑连行在供销社附近的街巷和家属楼转了好几天,挨家挨户打听,终于在县供销社家属楼三楼,找到了因车祸卧床的马亮。

投递工作虽然平凡,但要干好并不容易。

30多年来,郑连行行驶30多万公里路程,用坏了70多个信报兜,用废了4辆自行车、4辆摩托车,累计投递邮件55万余件,误投率为零。

在一个下雨天,郑连行骑着摩托车送一批邮件,下坡时路面湿滑,摩托车突然失控,他连人带车摔进了路边的沟里。

“摩托车和邮包被抛到10米开外的坡底,比起疼,我更多的是着急。”郑连行说,“我淋湿摔破了不要紧,这些信浇透了可就耽误事了。”

他冒着大雨,强忍着双脚疼痛,从泥水里艰难地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去捡邮件,脱下身上的雨衣将邮件包裹严实,又推着摩托车继续投递。全部邮件投递完成后,已是半夜。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郑连行还热心公益。

“励叔,这几天忙,这是我的爱心捐款。”8月27日,郑连行给景县好人网发起人励印龙又转了一笔爱心款。

郑连行的工资收入不算高,但每年都会主动为受灾群众捐款,帮助困难学生。

在邮路上跑得久了,郑连行跟不少人处成了亲人。

帮不识字的老人读信、写信,给行动不便的居民捎带生活用品,遇到邻里闹矛盾劝两句……在郑连行看来,他做的都是些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让郑连行和乡亲们成了一家人,街坊邻居都称他为“老郑”。

这些年,郑连行荣获了全国邮政最佳投递员、河北省最美邮递员、河北好人、衡水市道德模范、衡水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干了30多年的投递工作,郑连行最看重的,还是街头巷尾那一声声亲切的“老郑”。这两个字里,有信任、有依赖,更有沉甸甸的责任。(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 见习记者 尹春月)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