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队员到教练员,从带女兵到训练男兵,受阅队员兼教练员王爽的带兵之路写满挑战。
王爽告诉记者,2015年,还是列兵的她站在队列里手捧鲜花,迎接“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方队凯旋,望着男兵们高大挺拔的军姿,阅兵梦在她心里埋下种子。终于,在2019年,她如愿成为徒步方队女兵。
得知今年有阅兵任务,王爽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接到担任男兵方队教练员的任务后,她承诺“即使不能再次通过天安门,也要与自己的队伍并肩战斗到底!”
初入男兵方阵,队员们惊叹之余,对王爽心存疑惑。
然而,王爽的一次课目示范,赢得了钢铁汉子的信服,打消了他们的疑虑。她军姿挺拔,摆头、敬礼、呼号,如教科书般精准、利落并充满力量,鼻尖渗出的细密汗珠清晰可见,男兵们用雷鸣般掌声表示认可。训练场上,男兵站多久,她就站多久,用实际行动赢得男兵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本以为静态站立比动态正步简单,上手才知道‘静’里的门道更深。”王爽告诉记者,她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将这看似凝固的军姿站出排山倒海的气势。
站立、摆头、答词呼号、登车动作,王爽都坚持最高标准。“拔起来”的口头禅,提醒队员们要始终保持“远看威武挺拔,近看庄重自豪”的状态。
“当数亿双眼睛聚焦在你身上时,很小的误差都可能留下遗憾。”王爽说。正是这种对标准的极致追求,使她所带排面的精神状态最佳。
王爽深知,能走向长安街的不仅是肌肉记忆,队员的心理韧性也至关重要。“男兵虽然更能吃苦、执行力强,但我发现他们有心事不愿表达,总是把压力埋在心里。”王爽说,凭借在集团军心理巡回服务积累的经验,她主动当起心理咨询师,成为队员们信赖的“知心姐姐”。
不久前,王爽接到一个令她喜出望外的消息:由于素质过硬和岗位需要,她将被补充到受阅队伍,与队员一起并肩作战。
炎炎烈日下,王爽与男兵同样接受阳光的炙烤,同样接受严苛的训练,以极致标准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法治日报记者 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