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云海:这个承诺,他坚守了11年
残疾员工与健全员工同工同酬,是倪云海给自己定下的铁律——
凡人微光温暖山城|这个承诺,他坚守了11年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张莎
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客户订单无疑是重要的。但在倪云海心里,却有客户被他列入“黑名单”。
“至今都不合作。”7月17日,倪云海向记者讲述这段过往时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丢订单是经济损失,丢人、丢掉员工的尊严和希望,那是良心的崩塌。”
11年前,左手残疾的倪云海创办了重庆水木乐保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他就向员工许下了“宁可丢订单也不丢尊严”的承诺。如今,公司已累计吸纳残疾员工350余名,倪云海也始终坚守一条铁律:残疾员工与健全员工,同工同酬。
成立保洁公司优先招残疾人
倪云海是贵州人,2008年到重庆谋生。他预想过求职的艰难,却没想到这么难——因小时受伤导致左手齐腕被截除,他一次次被招工单位拒绝。
“总有一天,我也要活得有尊严!”在又一次被拒之门外后,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拿出仅有的积蓄,东拼西凑开了家广告公司,经过几年打拼,在重庆站稳了脚跟。
人生的转折,源于公司业务的主战场电影院。在那里,倪云海常常被那些上了年纪的、默默工作的保洁员吸引。“他们找工作难,一旦有了机会就格外珍惜。残疾人何尝不是如此?”联想到自己当初求职的艰难,他萌生出一个想法——为像自己这样的残疾人朋友搭一座桥,让他们有一份谋生的工作,有尊严地、体面地生活。
2014年,倪云海创办了重庆水木乐保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那一天,他便立下一条不容动摇的铁规——优先招聘残疾人。
不仅如此,公司承诺为这些特殊员工提供专业的保洁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甚至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只要有能力好好干,就给他们一个机会,为他们提供一个能挺直腰杆的地方。”11年来,公司累计吸纳350余名残疾人。
守护岗位,更守护尊严
这条路并不好走,最大的挑战来自市场对残疾员工的偏见。公司所有员工都知道倪云海有一句口头禅——“宁可丢订单也不丢尊严!”
倪云海曾有一个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老客户。一天,该客户管理层找到倪云海,指着他公司一个保洁员的背影,语气强硬地说:“他这样影响我们这儿的高端形象,必须换掉!”
对方说的是老万,老万下肢有轻度残疾,走路略显摇晃。
“影响形象?老万哪一次不是把这儿打扫得干干净净?客人来看到的是整洁的环境,不是来看谁走路的样子!”交涉无果后,倪云海猛地一拍桌子说,这单生意可以不做,但老万,绝不会换!
最终,他带着团队撤离,将该客户拉入了“黑名单”,甚至与其连锁品牌旗下的另外3个客户也终止了合作。
倪云海守护了老万的岗位,也向所有员工传递了一个信号:在这里,你们的尊严不容践踏。
未来将进入直播领域
自公司成立以来,倪云海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残疾员工与健全员工,同工同酬,同岗同发展。
翻开公司的薪酬表,界限分明又浑然一体:保洁员起薪2500元至3500元,依据岗位和项目而定。每工作满一年,薪酬增加100元。这个标准,对残疾员工和健全员工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区别。
“工作量、工作要求是完全一样的。”倪云海强调,区别只在于,有些残疾员工可能更拼,更珍惜这份工作。
在沙坪坝一个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项目,工作要求是每天早上8点前完成10栋楼(每栋8层)的保洁。健全员工通常清晨五六点开工,而负责此区域的残疾员工胡大姐为了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常常凌晨三四点就背着沉重的工具,一层一层地爬楼清扫。“笨鸟先飞嘛!”面对艰辛,胡大姐只是憨厚一笑,用汗水和提前数小时的付出,换取与同事一样的认可与报酬。
这份公平,是残疾员工尊严最坚实的基石。下肢残疾的刘师傅便是最好的证明,他从最基层的保洁员做起,凭着踏实肯干、责任心强,一步一个脚印,7年时间做到了管理层。
“在水木乐,公司只看你活儿干得好不好,认不认真,从不看你身体哪里有缺陷。”刘师傅摩挲着义肢,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笃定。
这种模式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重庆嘉裕连锁影城运营总负责人李东风坦言,最初使用残疾员工顾虑重重:“担心效率低、影响体验、管理麻烦。”
合作后,李东风的顾虑彻底被打消:“像老员工刘师傅,虽然走路有点不便,但保洁工作做得完美!很多观众反馈特别好。是我们之前狭隘了。”
展望未来,倪云海将目光投向了直播领域,希望为更多的年轻残疾人打开新就业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