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漯河日报记者薛宏冰图/漯河日报记者范子恒
在市公安局源汇分局老街派出所,59岁的副所长郭彦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郭”。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已经在基层默默耕耘了38年。
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却未磨灭他守护一方平安的热忱。在即将退休的日子里,郭彦伟依然保持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用责任心、细心和爱心诠释着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

郭彦伟(中)带领民警深入辖区商户,开展防诈骗宣传活动。
扎根基层一线
“我是派出所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句朴实的话语,是郭彦伟38年从警生涯的真实写照。38年来,郭彦伟先后在翟庄派出所、后谢派出所、马路街派出所、老街派出所工作,始终站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2019年以来,他带领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调解纠纷300余起,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守护着辖区平安。
“以前我出警全靠蹬自行车,一天下来双腿发软。”回忆起从警初期的岁月,郭彦伟感慨颇多。当时民警处理最多的是盗窃案件,但由于缺乏监控等技术手段,破案率不高。
科技发展为警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天网’监控全覆盖,各种技术让破案效率大幅提升。”郭彦伟说。2018年12月的一起手机盗窃案破获中,充分展示了科技强警的效果。当时,市民李先生报警称手机被盗。郭彦伟通过视频研判,很快锁定两名广西南宁籍嫌疑人。发现其中一人准备乘飞机离开后,他立即协调机场派出所实施抓捕。春节期间,当别人阖家团圆时,郭彦伟却带队远赴广西抓捕另一名嫌疑人。
2021年7月,一起恶性抢劫案打破了老街的宁静。一名年轻男子尾随八旬老人王某入室,用砖头将老人头部砸伤后抢走300多元现金。接到报警后,郭彦伟立即带队展开调查。通过调取监控视频,他迅速锁定了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和逃跑路线。当天大雨倾盆,郭彦伟冒雨对辖区旅馆开展“地毯式”排查,最终在一家旅馆内将嫌疑人刘某抓获,并在房间里搜出带血迹的上衣。
从案发到破案不到48小时。“你们晚来一小时,我就退房离开漯河了。”在抓捕现场,刘某说。面对铁证,刘某供述了犯罪事实。这起案件的快速侦破被多家媒体报道,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注重办案细节
郭彦伟从警生涯中,总会遇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却说:“群众的事没有小事。”
2023年春天,女孩小美(化名)报警称她在汽车站下车后,发现行李箱被人拿走。行李箱里不仅有衣物,还有她上学用的笔记本电脑,价值近5000元。郭彦伟立即调取监控视频,很快锁定了拿错行李箱的王某。民警赶赴汝州见到王某时,看到行李箱里的衣服已经被拿出来扔了一地。王某一再表示,行李箱里只有这些衣物,没有电脑。
“会不会是王某藏匿了电脑?”年轻民警嘀咕。郭彦伟没有妄下结论,仔细观察后,把散落一地的衣物重新叠好放进行李箱。他发现,将衣物放进行李箱后,行李箱已经鼓得难以合上,很难再容纳一台笔记本电脑。郭彦伟再次联系小美,耐心询问细节,最终得到真相。原来,小美的母亲收拾行李时,压根就没把笔记本电脑放进去,且未将此事告知小美。怕被母亲责怪的小美,也未向母亲透露行李箱被他人拿走一事。
“办案就像做数学题,每一个细节都是解题的关键。”事后,郭彦伟这样教导年轻民警。这个看似简单的乌龙事件,背后是郭彦伟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坚守为民初心
郭彦伟常说:“穿上这身警服,就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这种为民情怀不仅体现在执法办案中,还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老街派出所的荣誉室里,挂满了群众送来的锦旗,每一面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
郭某因帮信罪被判处缓刑,在老街社区矫正期间生活困难。去年8月,他几次找郭彦伟借钱,共借了1000元。同事们都劝郭彦伟小心被骗,他却说:“郭某能找我借钱说明确实有难处。他要是不还,我就当做好事了。”正是这份信任感动了郭某,他后来不仅还了钱,还走上了正途。
提起郭彦伟,老街派出所所长李振华赞不绝口:“老郭工作中勤勤恳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作为基层民警,他熟悉辖区的每一条街巷,调解矛盾纠纷时,一出手就能抓住问题关键。近年来,老郭为派出所培养了3名业务骨干,真正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
郭彦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基层民警的价值不在于破获多少大案要案,而在于能否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38年的从警生涯,郭彦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少有被鲜花簇拥的时刻,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