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时代先锋 > 先锋动态 >
党建网 > 时代先锋 > 先锋动态 >
胡晓春:迎客松的“哨兵”
发表时间:2024-09-29 来源:安徽日报

原标题:胡晓春 迎客松的“哨兵”

安徽日报记者 张理想

胡晓春说:“我这一生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进部队当兵,一件是给迎客松当‘哨兵’。”

1999年,19岁的胡晓春参军入伍。2005年12月,带着连续5年“优秀士兵”的荣誉,胡晓春光荣退役。没多久,亲友传来了黄山风景区招聘护林防火队员的消息,动员胡晓春回到家乡工作,他未加思索便果断报名。2006年,身材壮硕、条件优秀的胡晓春顺利通过招聘考核,成为黄山护林防火专业大队玉屏小队的一名护林员。

 

迎战暴雪

2008年1月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红色预警;1月28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红色预警。红色预警,这是暴雪灾害的最高等级!中国的广大南方地区,正在遭受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强降温、降雪和严重冰冻天气!

积雪是迎客松的大敌,轻则压断枝丫,重则压折树干!面对极端恶劣的天气,黄山风景区迅速行动起来!1月28日上午,迎客松倒一枝小幅下垂,冠顶树枝下垂严重。当天下午,迎客松安全保护小组主要领导全部进驻玉屏楼,非常肯定用毛竹撑住下垂松枝的做法,考虑到当晚雨雪可能提前抵达,当即指挥大家连夜为迎客松搭建支架。

迎客松身躯硕大,一二十根毛竹哪里够用?山上没有毛竹怎么办?那就从山下运!100多人的应急队伍迅速组织起来,从综治队员到防火队员再到环卫人员,每个人都感到肩上扛的不仅是沉甸甸的毛竹,还有守护迎客松的希望、保护“国宝”的责任。胡晓春就是其中光荣的一员!

“1月28日晚上7点多,我们接到指令,从慈光阁向山上运毛竹。天已经很黑了,积雪没过膝盖,游步道早就看不到了,一旦踩空滑出去,后果不堪设想。大家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害怕,全部打着手电筒,摸黑抢运毛竹。”胡晓春后来回想起来,心脏在胸膛里仍忍不住怦怦地加速跳动。

刚从雪堆里刨出来的毛竹就像一根雪柱,上面结满了冰。“大家一边除雪,一边扛运毛竹,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向迎客松靠近。每根毛竹都有八九米长,滑溜溜的。扛在肩上,即使在平路上行走也很困难,更何况走在湿滑的山路上,一不小心跌倒,半天爬不起来。”胡晓春一遍遍地对自己说:谁叫咱是党员?谁叫咱是老兵?危急关头就该冲在前面!

15里的弯曲山道,训练有素的防火队员平时一路小跑上去仅需半个小时,现在爬上去一趟要两三个小时,衣服外面是一层冰,衣服里面是一身汗,真是又饿又冷,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胡晓春怀里抱着毛竹,肩上扛着毛竹,每当爬到山顶,看到积雪压顶的迎客松时,他的心里既紧张不安,又充满希望。

争取时间,就是为迎客松续命!一根、两根、三根……一根根毛竹从山下运到玉屏楼,再送到迎客松脚下。从1月28日到31日,经过四天奋战,120多根毛竹运送到位!与此同时,迎客松脚下,大家一刻不停地冒雪搭建着支撑架。借着探照灯的光,从景区领导到基层职工,全部参加到紧张的施工中。灯光下、雪地里,抬的抬,锯的锯,搭的搭,一层、两层、三层……到1月31日晚上9点多,架子终于搭起来了,足足有近五层楼高!

迎客松的每一根树枝都得到了足够有力的支撑,在冰雪中岿然不动,依然骄傲地张开臂膀。这是胡晓春第一次亲身参与保护迎客松的战斗,看着周围那一张张轻松的笑脸,他那颗惴惴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胸膛里洋溢着激动与自豪。

 

“海葵”来了

铁打的值班室,流水的守松人。2011年6月,胡晓春成为第十九任迎客松守护人。

每年夏季,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常常带来暴烈的台风,这个季节,黄山守松人总是绷紧每一根神经。2012年8月1日,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8月3日,热带气旋升格为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海葵”,迅速向我国大陆方向移动……最令人揪心的台风就要到来了!

这是胡晓春担任守松人以来,第一次面对重大挑战!8月8日,“海葵”登陆,中心到达皖南地区。黄山之巅,狂风呼啸,雨倾如注,迎客松开始产生大角度的摆幅。

拉纤是防止迎客松因风力过大,枝条大幅摆动甚至折断的最好方法。狂风暴雨中,胡晓春在迎客松倒一枝需要牵拉的部位用棕毛、麻袋包裹,然后紧紧捆扎,防止牵拉操作时损伤树皮和枝条。一阵疾风吹来,胡晓春身体猛地摇摆,脚下打滑,一个趔趄,险些摔倒。迎客松倒一枝距离地面两三层楼高,一旦跌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胡晓春顾不得害怕,将宽型尼龙吊装带绑到倒一枝上,等到狂风减弱,树枝停摆,急忙将纤绳的另一头缠绕到护栏上。

东南方向2处,西南方向4处,西面1处,三四个小时过去了,胡晓春和其他应急队员一起用7根纤绳稳稳地牵拉着迎客松倒一枝。无论上下还是左右,这根“大手臂”摇摆幅度都在安全范围内。

接近凌晨,胡晓春才回到值班室,换下浸透的衣服、鞋袜。这一天,迎客松处降雨量达到惊人的406.6毫米。

8月9日,黄山之巅风力弱了,雨水小了,天气预报说“海葵”正在逐渐减弱,气焰嚣张的台风在守松人面前彻彻底底地落败了。

8月11日14时50分,黄山旅游气象台发布解除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台风“海葵”的影响基本结束。这一天,看着《迎客松日记》里写下的一句句“无异常”,胡晓春感到无比畅快。

 

守望“老爷子”

寂寞的夜晚,胡晓春卧听松涛,常常在想:如果不担任守松人,自己的状态会怎样?花费这么大人力、物力守护一棵松树值得吗?直到有一天,一位远道而来的老年游客改变了胡晓春的想法。

2013年初夏的一个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迎客松上,就像给千年古松披上了一层银纱。胡晓春正在给迎客松做常规监测,不知不觉间一位住宿在玉屏楼宾馆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迎客松前,静静地驻足,欣赏着月色松影。

“你看,迎客松像不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老人突然的问话将胡晓春吓了一跳。经过交谈得知,这位老人来自深圳,年逾古稀的他到访过祖国的很多名山大川。在他看来,迎客松的树形酷似一根拐杖,上擎苍天,下接山脉,顶天立地的英姿支撑起八百里黄山,守护着这里的奇峰秀水、花草林木。

“正是迎客松赋予了黄山灵性。”夜色渐深,老人离开了,他的独到阐释却深深震撼着胡晓春。站在老人驻足的地方,胡晓春细细打量这棵熟悉的参天巨树,一时若有所悟。迎客松多像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一个日夜守望八百里黄山的老者,一个千年守护黄山生灵的守护神!

“我要去守护‘老爷子’啦!”家人和同事忽然发现,胡晓春对迎客松的称呼变了。“老爷子”,多么亲切地呼唤!在胡晓春看来,迎客松不仅是一棵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享誉世界的树木,而且是自己必须用生命守护的“亲人”。

“对我而言,‘无异常’就是最好的褒奖,一切正常超过任何华丽的辞藻。健康生长、延年益寿是我对‘老爷子’最大的期待。”在胡晓春看来,《迎客松日记》每日一记,虽然有点像流水账,却像一棵树与一个人的谈话。如今,已经有84本厚厚的《迎客松日记》出自胡晓春之手,总字数早已超过140万字。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