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金山村:瓜田“掘金”
近日,走进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金山村的地瓜田,采收、包装、直播销售,村民们正干得热火朝天,田边秧歌队锣鼓喧天,一年一度的地瓜节如期开幕。
曾经的金山村地少人多,村民老龄化程度偏高,多数村民无稳定收入,只能靠种地为生,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村民利益最大化,成为困扰村党组织的难题。
“要千方百计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是村党总支书记李德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村“两委”成员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并邀请农业专家到村检测土壤,发现村里的土质非常适合种植地瓜。说干就干,村党总支承包了40亩土地种植“烟薯25号”,从插苗那天起,李德斌就带领党员当起瓜农,连续几个月忙碌在田里,党员的脸晒黑了,但村集体账户数字却增长了。
有了成功经验,村民们也放心跟着干。今年,村里将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并带动村民分散种植140亩,引进了“哈密”等新品种。有了好产品,还得有好的配套服务。村党总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给村民补贴购买种苗、塑料薄膜等经费,还探索“村党总支+合作社+党员致富骨干+农户”的发展模式,邀请农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技术,将更多村民培养成行家里手。
为扩大销量和知名度,金山村盘活闲置旧村部,打造电商销售平台,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直播带货,将地瓜“上链接”,“现场吃瓜”吸引了大量网友在直播间驻足,直播首日上架全部售罄,创收2万余元。
金山村积极延伸产业链,将农产品深加工,制作地瓜干、粉条等产品。“有些地瓜个头小、样子丑,但品质没得说,以前没销路,现在也能在农副产品上崭露头角了。”村民王福君说。依托地瓜产业,已解决就业100余人,农户平均增收6000余元。
如今,这些地瓜如同一颗颗幸福的种子,在金山村村民的心里生根发芽。(作者:本报通讯员 邢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