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西双版纳瑶区瑶族乡回宽老寨村:林下经济助力百姓“稳稳增收”

发表时间:2025-05-15 来源:党建网

支慧妍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回宽老寨村位于瑶区瑶族乡东南部,是南腊河上游回宽水库建设整村移民搬迁安置区的一个村寨。村寨中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0.85%,全村以寨心为轴,围成圆圈,如一轮满月镶嵌在绿水青山之中。

近年来,回宽老寨村民小组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为引领,借助本村气候温热、山林茂密、物产丰富等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出橡胶经济+竹笋经济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激活一方水土,实现点绿,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发稳健、让哈尼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

党建引领筑基,把稳“林”航方向

“一直以来,我们村小组坚持‘靠山吃山、种山成山’,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既让森林添了新绿,又让寨民喜添‘真金’。”回宽老寨村村小组组长欣慰说道。

为了让回宽老寨村村民不再一味死守自家的两亩薄田,而是走上种地、挣钱“两不误的致富路,回宽老寨村民小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深入山林实地勘察本村的林下资源情况,广泛收集民意、汇聚各方智慧,同时,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技术指导、市场对接交流等活动,全面转变村民传统的观念,让哈尼村民把农闲时间转变成增收时间,念好山字经,广开门路子,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的“双向奔赴”。

传统产业固本,收获“胶来好运

回宽老寨村坐拥广袤的山林,全村橡胶种植面积达5600余亩,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

由于近些年来,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极大影响了胶农收入,严重地挫伤了胶农割胶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停割、改种的现象。为了保障胶农收入,回宽老寨村民小组党支部积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优化橡胶山林管理,提升胶水产量与品质。同时,搭建起稳定的销售渠道,与橡胶加工厂达成合作意向,确保胶农们产出好胶水,卖出好价钱。如今,橡胶经济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村民增收的“定海神针及撬动乡村振兴的绿色杠杆,为哈尼人民稳稳当当地收获来的好运。

新兴产业赋能,挖掘“笋藏财富

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回宽老寨村民小组党支部大力发展竹笋经济,形成了“采野笋+种竹笋的双重增收模式。

农闲时节,村民们纷纷进山采摘野生竹笋,村干部带头在房前屋后种植竹笋,既保护了生态,又增加了收入,打造了家门口的“绿色银行。据统计,全村种植竹笋打造连片基地100余亩,年销售收入达20万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干劲更足,也为回宽老寨村可持续发展打造出更美好的未来。南腊河畔,盐巴山间,回宽老寨村家门口的小竹笋正续写着富民的大文章

业兴人和村美,绘就“众富画卷

如今的回宽老寨村,正沿着“党建引领+林下经济的道路稳步前行,在橡胶经济+竹笋经济的双轮驱动下,不仅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林下经济持续升温,回宽老寨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腰包鼓起来、头脑富起来,回宽老寨村的孩子有了更好的教育资源,村中的老人有了医疗保障,村寨里的人居环境也变美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多姿多彩起来。通过支部引领+产业惠农,从靠山吃山种山增收,让绿水青山金色摇篮,回宽老寨村走上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之路。

(作者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瑶区瑶族乡人民政府)

网站编辑:穆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