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托克托县:以“三心”机制培育选调生
云慧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坚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将选调生作为党政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构建起“精心培养、真心关怀、潜心墩苗”的全链条培养机制,让选调生真正扎根基层、茁壮成长,让青春在一线绽放绚丽之花。
精心培养,夯实成长根基。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制定选调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案,建立“理论+实践”双螺旋培养模式,增强选调生本领能力。通过“云端课堂+田间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依托“数字干教平台”,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专题培训、到村任职选调生乡村振兴培训等课程列为选调生的必修课;实施“2+N”双导师帮带制,由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与业务骨干组成导师组,分组帮带多名选调生,通过实践指导、工作点评等“沉浸式”教学,传授基层工作理论和方法;有计划地将选调生安排到乡村振兴、信访调解等困难多、矛盾集中、任务重的岗位加强历练,积累社会经验和基层工作经验,从而实现选调生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创新建立“成长档案”动态管理台账,系统记录选调生的专业特长、岗位信息、相关业绩,特别注重在征地拆迁、产业发展等急难险重岗位历练,分析跟踪培养成效,精准识别能力短板,适时调整培养方向。
真心关怀,激发内生动力。为让选调生在基层安心扎根、积极作为,托克托县全力打造多维立体关爱网络,多方面给予关怀。构建“县乡联动”关怀机制,组织部门落实思想、工作、生活、困难、变故“五必访”制度,通过“马扎座谈”“田间问需”活动动态掌握选调生思想状况与实际困难,对工作劲头不足、思想懈怠等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乡镇结合实际实施“暖心安居工程”,全面完善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馆、小活动室“五小场所”的配置,为选调生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以实际行动将“真关爱”落到实处;探索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团队,定期为选调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选调生有效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潜心墩苗,营造干事氛围。为激励选调生在基层广阔天地中大展身手,推行“一线赛马”考核制度,以乡村振兴实绩、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将德能勤绩廉作为硬性指标,形成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选拔出能吃苦、肯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选调生,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优先提拔。近年来,已有19名选调生走上领导岗位。建立“能上能下”动态调整机制,对在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和重大斗争一线担当作为、应对有力的干部,以及不服从组织安排、作风不扎实、成效不明显的干部,进行分类管理,对不胜任者进行“回炉再造”,安排到合适岗位锻炼提升,确保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创设“乡村振兴先锋榜”,通过广泛宣传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选调生先进事迹,激励更多选调生奋勇争先、担当作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