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强村公司”点燃富民新引擎——江西九江市柴桑区黄洞村发展集体经济纪实

发表时间:2025-04-2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四月春回暖,大棚绿意浓。来到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黄洞村,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温室大棚内,一颗颗吊瓜挂满藤蔓,小青菜、韭菜长势喜人,生机盎然,村民穿梭在瓜菜之间,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很难想象,5年前,黄洞村还是一个村“两委”班子年龄老化、带富能力不强,村集体经济收入低的落后村。

近些年来,聚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黄洞村选优配强村班子,组建“强村公司”,通过“一村探路、多村合作”,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等种植产业,实现了从穷山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蝶变”。

时间退回到2019年,那时,退役后在深圳打拼的刘章顺接到家乡的邀请,希望其回村带领村民致富。“当年我没钱读书,乡亲们捐款供我完成学业。现在我有了能力,就应该回来为家乡做点事情。”刘章顺果断地放弃了深圳高薪工作,2020年起,担任黄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21年9月,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到任初期,刘章顺就面临着几大难题: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不强,活动场所狭小破旧……他深知,村里的发展,离不开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于是,刘章顺注重把谋划工作有思路、培育产业有措施、带领群众有办法的优秀党员选出来,带头入户走访,摸排评估、电话联系,成功引进5名后备力量,亲自担任“导师”,手把手教他们做好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矛盾化解等各项工作。

“村里负债几十万,想办事也没钱办啊。”“家里年纪轻的都出去打工了,他们也想回来,就是村里没啥做事的地方。”新班子面对群众的疑虑,通过广泛外出走访调研,决定立足村里实际,发展现代农业。2020年,村集体成立了“强村公司”——泰邦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下设大棚、玉米、水稻等7个事业部,聘请致富带头人担任事业部经理,探索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模式。4年的时间,土地流转面积达1.2万余亩。

新建连栋大棚、推行“稻果菜”轮作种植、创新“鱼菜共生”循环供养新模式、打造“泰邦香米”自主品牌……短短几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当初的5万元,一路“狂飙”至2024年的550万元,千余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公司发展起来后,大棚多了,人气旺了,周边的村党组织书记也都上门来“取经”。刘章顺一边介绍村里的变化,一边也向他们提出一个想法:“单打独斗,路走不远,公司也开不大,我们几个村还是要联合起来,一起开公司,共同把村里的产业做大做强。”

几个书记在会上一商量:“好啊,大家伙正愁找不到路子,就听刘书记的,我们一起干!”

说干就干。黄洞村党总支联合周边7个村党组织,成立九江众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12个乡内企业、大户签订代销协议,统一销售葡萄、水蜜桃、黄桃、茶油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举办涌泉中华花朝节、灯光艺术季、村BA乡级男子篮球赛,带动农产品销售300余万元、各村集体增收35余万元,家家户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近两年,村党总支专门拿出33万元用作全村大病医疗保障和卫生所门诊报销,开设“爱心托管班”和“老年食堂”。现在,村里75岁以上的老人在食堂吃饭不要钱,村民在卫生所看病买药也免费,孩子们放了假,也都跑到村里党群服务中心下棋、看书、做手工。“小病不用出村,家门口就能挣钱,现在的日子真带劲!”村民刘义乐呵呵地说。(作者:本报通讯员  陈智辉)

网站编辑:穆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