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市: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在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上下功夫。依托锡城街道芹菜塘社区的气候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黄精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收入持续增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找路子” 组织机构建起来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让组织机构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明思路、找方向。芹菜塘社区党总支立足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野生黄精资源,积极谋划,寻求发展出路。通过外出学习考察、试验种植等前期工作,在芹菜塘推广发展黄精种植,解决产业不兴的困境。
建组织、保运行。坚持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村集体、合作社、群众共赢,成立马洞靖枫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基地+示范户+农户”的模式,打通产、供、销环节,打消村民顾虑,真正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带好头、做示范。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致富示范岗、开展党员志愿技术服务等活动,让党员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实施“先锋引路人”计划,由社区党总支委员、居监会主任、马洞村党支部书记及种植能手等人率先试种培育,带动党员逐步跟进,进而带动群众逐步推广,种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因地制宜“配方子” 黄精产业兴起来
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培育,积极引进新技术,打造创新品牌,让黄精产业兴旺起来。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制定科学的黄精种植规划。通过合理布局种植区域、优化种植结构等方式,最大程度地保障黄精的生长环境良好。
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黄精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试种、培育等方式,育出适合本地种植的黄精品种,推广滴灌、覆膜等先进种植技术,实现黄精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双提升。通过培训、示范等方式,将技术和品种推广给群众,推动黄精产业持续发展。
品牌打造,市场拓展。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积极打造“锡城黄精”品牌,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通过网络销售、展销会销售等方式,将黄精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服务保障“搭台子” 群众生活好起来
在推动黄精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搭建各种平台,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受益,推动共同富裕。
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保障支撑。建立完善的服务平台,通过设立服务窗口、建立农业技术帮扶热线、组建专业技术人才服务队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
搭建增收平台,拓宽致富渠道。推广“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群众参与到黄精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带动本地务工就业,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同时,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开办农家乐,开发黄精蜂蜜、黄精鸡等产品,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搭建基础平台,提升发展环境。实施锡城街道龙衔(黄精)马洞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水利等配套设施入手,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群众生活提供便捷的条件,实现宜居宜业新突破。
(中共个旧市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