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岩窝村:探索党建引领新模式,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表时间:2024-10-12 来源:金台资讯
“今年又是大丰收,鱼儿肥苞谷美!”在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岩窝村,一场庆丰收趣味比赛正在紧张进行中,村民、党员齐发力,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捕鱼、剥玉米、滚铁环等项目。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不仅肯定了村民的辛苦劳作,更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增强了村民、党员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绘就出一幅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活力画卷。
 
党建引领庆丰收,趣味比赛聚人心
 
近年来,荣山镇岩窝村坚持开展党建引领庆丰收趣味比赛,“吃鱼不及捕鱼欢”是村民们对活动的高度肯定。今年,荣山镇共组织20余名党员志愿者和5个村(社区)70余名村民参加。村集体通过购买本村农产品及租赁产业园场地,让村民们在欢乐的氛围中享受丰收的喜悦,推介宣传岩窝村的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产业,脱贫村变明星村
 
曾经的岩窝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谋划产业发展路径,探索出适合本地发展的生态渔业。为了推动渔业发展,党员干部们带头示范,积极参与产业项目的实施,村委会积极动员老百姓一起加入建设,在阳光水产产业园务工村民20人,每年增收12000元。同时,党组织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市场支持,拓展销售渠道,阳光水产的产品除了在四川供不应求,还在云南、重庆、甘肃、陕西等市场热销。岩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们收入不断增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党建引领+农业,撂荒地结出致富果
 
面对农村撂荒地问题,荣山镇党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岩窝村干部多次研讨,通过宣传引导、整合资源、党员带头的方式,让撂荒地重新焕发生机。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需求和当地实际情况,致力于促成群众参与多、合作风险小、内容多元化、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社加入土地流转。整治樊家坪撂荒地共计180亩,引进合作社4个,组织本村剩余劳动力在合作社务工并学技术,带动了10余户群众找准致富方向,开展中药材种植、无公害玉米栽培等。
 
荣山镇的撂荒地逐渐变成了“希望田”,结出了致富果。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党建引领+政策,人才汇聚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了吸引人才,镇党委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创业扶持资金、技术培训和生活保障等服务,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同时,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注重培养本地的“田秀才”“土专家”,为乡村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等提供智力支持。在政策支持下,荣山镇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利州区荣山镇通过探索党建引领新模式,以庆丰收趣味比赛凝聚人心,在产业发展、农业振兴和人才回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全面彰显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奋力开启乡村振兴建设新征程。(作者:余锦、吴俣)
网站编辑:穆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