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文明实践 >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文明实践 >

文明实践“升级” 民生服务“升温”

发表时间:2025-07-07 来源:常德文明网

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康复医院作为承担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康复医学、医疗养老等综合任务的特殊医院,立足医疗行业特色和优势,以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导向,下沉工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医务社工志愿服务有机结合,互融互促,升级创新,产生了“1+1>2”的聚合效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兴院强院之路。

 

党建领航:确保行稳致远

医院党总支深刻地认识到,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党建是“根”和“魂。该院从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到深入乡村开展义诊,从关爱“重精”患者到助力企业员工健康,从学生心理健康到老年人健康服务等,自觉把党建融入医院工作各环节。实行定期目标考核,狠抓关键少数,推动干部能上能下。

充分发挥党总支在推进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等重点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支部建在科室上”,与内设机构同步构建“协调统一、运行通畅、保障有力”的管理体系。创新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微党课、观看教育片、开展实践活动等形式,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各支部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入户接送患者。医疗一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为“重精”患者提供上门健康检查、疾病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医疗二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入户走访、送医送药送健康、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帮助患者解决就医难题。

 

精准服务:改善就医体验

“以前来医院看病,排队长、等待时间长,现在好了,跟着标识牌指引就能快速找到检查点,很是方便!”患者张女士在门诊大厅与同伴交流时竖起大拇指。这种变化,正是该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准解决群众就医难题的生动体现。

2023年5月,医院按照省卫健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规范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二类精神药品管控规定。新规定实施后,开药剂量减少,导致门诊就诊人群成倍增长,患者排队长、等待时间久的问题凸显。面对这一情况,医院领导多次下沉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调研活动,瞄准民生“小切口”,在分析群众信访举报和各类诉求的基础上,梳理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迅速制定方案予以解决。

在党总支的安排下,党员志愿者纷纷到门诊开展导诊导医志愿服务活动,维护患者就医秩序,引导患者快速、有序、便捷地完成挂号、就医、结算、取药等流程。这些党员志愿者胸前佩戴党徽,穿梭在门诊各处,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患者排队等候问题,医院还推行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在门诊、住院大厅安装电子票据自助终端机2台,方便患者自助打印票据;安装就诊、取药叫号系统,实现就医流程信息化;在全院各显著位置添置标识牌100余处,帮助患者快速找到目的地;实行院区人车分流管理,区划人行通道,保障患者安全。

这些便民举措让门诊患者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了40%,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让群众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深耕基层:送医送药上门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开展义诊咨询、送医送药、健康教育、应急救援、心灵关怀等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通过与社区合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进行整合,让医务社工与志愿者兼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管理人员。以现有的医务社工和志愿者为骨干,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向社会招募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通过资源互通、资源共享,构建了具有引领示范性的理论宣讲、健康服务、心理咨询等多功能平台。规范组建三大志愿服务队,以“主题党日”为载体,打造“与爱同行、健康义诊”“康复专家下社区”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建立分级诊疗机制,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常态化开展专家到乡镇坐诊、村级巡诊、乡村义诊“三诊”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往基层走,群众看病更方便。两年时间,开展“新时代新风尚新生活”文明实践义诊200多场次。

医护人员定期进社区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开展心理咨询、精神类疾病诊治、康复理疗等服务,耐心解答村民咨询的各类健康问题,指导科学规范用药,提出科学的治疗方案。2023年11月,义诊医疗服务队来到汉寿县沧港乡村振兴示范片,为当地村民送医送药,开展现场调研,了解村民基本生活及就医现状,对精神类疾病患者人数、日常监管、用药服药等进行登记造册。

2024年10月11日,在“敬老月”之际,医院党总支组织党员志愿者、医务人员前往市社会福利院开展关爱行动。针对半失能、全失能老人进行专业功能评估,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康复建议。对于患有老年精神病和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老人,安排专家进行专项诊查,并给予专业的治疗与指导。

2025年3月22日,在河街春秋广场开展以“心康护航、医养同行、我为群众送健康”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此次义诊设有心理健康、心身医学、康复医学、睡眠医疗、养老服务等专业团队,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温馨守护:构筑健康防线

该院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医疗康复工作,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最近有没有按时服药?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如果患者病情变化较大,可以立即联系我们,我们24小时提供及时专业的医疗救治服务。”2025年2月,在武陵区开展入户访视行动,12位专家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逐一入户调研走访,精准摸排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

去年7月,武陵区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在常德市康复医院揭牌成立,医院逐步建立与武陵区社区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和双向转诊制度,畅通就诊的“绿色通道”,让患者就医真正有了“医靠”。通过一系列关爱行动,医院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形成了“医院-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

医院持续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提供多元、便捷的服务,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2025年5月29日,党员志愿者专家团队精心准备的“中高考减压专场直播”在官方视频号、抖音平台温暖开播。这些创新服务举措体现了医院的社会担当,也彰显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专业服务温度与效能。

目前,健康大讲堂项目已开展600余场次,致力宣传心理健康、科普保健操、中药茶饮等保健知识;传授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功法,提高全民综合健康素养。

据专业机构调查,近年来该院患者满意度提升到现在的95%以上;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省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2024年9月通过了国家三级医院评审验收。

“厚德精医、济世康民”,这八个字镌刻在常德康复医院最显眼的位置,也是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的座右铭。医院将这一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院的初心使命。(常德市康复医院陈青)

网站编辑:朱琳瑄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