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文明实践 >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文明实践 >

江西新余:中小学生唱响“文明公约之歌”

发表时间:2025-05-22 来源:中国文明网

“新余我家乡,树立新风尚;与人讲友善,举止要端庄……”近期,《新余我家乡-新余市市民文明公约之歌(新版)》(以下简称《新余我家乡》)悠扬的旋律回荡在江西省新余市各中小学的校园里,满脸阳光的同学们用纯真响亮的嗓音,唱出对新余家乡的热爱,唱出新的精神风貌,唱响践行文明行为的承诺。

高位谋划让家乡歌曲“活”起来

为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前不久,新余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市教体局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新余我家乡》主题歌曲传唱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形式传播文明公约,增强文明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新余我家乡》是一首以新余市为背景的市民公约宣传曲,作品融合新余地域文化特色与文明公约要义,通过优美旋律与朗朗上口的歌词,生动展现新余风土人情与文明建设成果,歌曲兼具艺术性与教育性,能激发市民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是开展青少年文明素养培育的创新载体,通过传唱有助于学生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以赛促学让文明之歌“热”起来

新余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用饱满的热情参与传唱活动。部分学校还举办《文明公约之歌》班级合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新余市四中组织初二年级学生开展《新余我家乡》传唱比赛活动,用歌声传递文明,让旋律浸润每一位学子的心灵。市九中初一年级的李同学说:“我觉得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悦耳动听,唱着唱着就自然地记住了与人要讲友善、举止要端庄、环境共维护这些文明行为。”市逸夫小学音乐老师将歌曲创编为表演唱,孩子们用动作诠释歌词,鞠躬展现“树立新风尚”,摆手传递“草木莫损伤”,握拳立志表达“网络正能量”,张开双臂舒展象征“齐创文明城”。整齐的动作与清脆的歌声交织,尽情表现爱家乡情结,让城市因童心守护而更加温暖动人。

北师大新余附校以传唱《新余我家乡》为契机,用歌声传递文明理念,用行动践行责任担当,为文明新余建设注入青春活力。音乐课堂上,教师以创新教学模式,将文明宣讲与声乐教学有机融合。通过情景模拟、歌词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句歌词的文明内核。

润心育人让思政教育“潮”起来

《新余我家乡》推广传唱以来,新余市中小学校努力做好规定动作,创新做好自选动作,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思政教育有声有色、一路繁花。

新余市新钢中学有的班级用手势舞、有的班级用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传唱活动,学生们在传唱中牢记文明公约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培养文明习惯,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市暨阳学校积极开展《新余我家乡》传唱活动,学校将《新余我家乡》纳入音乐教学计划,以课堂为主阵地推进传唱工作。音乐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示范演唱、分段教学、跟唱练习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唱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发音、节奏和情感表达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歌曲旋律与歌词。同时,结合文明公约内容,深入解读歌词内涵,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明要义,实现艺术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催人奋发让精神风貌“靓”起来

全市各中小学开展传唱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们在歌声中接受文明熏陶,在实践中践行文明理念,同学们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学生文明素养显著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主动教长辈唱,这样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带动家长及社区居民关注文明城市建设,形成家校社共育合力、全民共建文明新余的良好氛围。

分宜六中通过学唱歌曲、参与活动,学生们对市民文明公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在校园内,主动问好、互帮互助、爱护环境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也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设施、文明礼貌待人,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同时,《新余我家乡》传唱活动的开展,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文明之花在校园内处处绽放,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校风的形成。

分宜第五中心小学通过学唱歌曲,学生们对《新余我家乡》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践行文明公约,争做文明小使者。同时,活动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供稿:江西省文明办

网站编辑:朱琳瑄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