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汕头市澄海区委宣传部
近年来,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牢牢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任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优势资源,在全区广泛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系列活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新时代传承弘扬‘侨’文化,做好‘侨’文章”结对宣讲活动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理论”——搭建理论学习“新桥梁”
开展理论宣讲工作。澄海区组织党员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等宣讲人才,面向基层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理论”系列活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用朴实、接地气的话语使群众听得懂、能领会、愿落实,搭建起理论与群众连接贯通的桥梁。深化结对共建工作。来自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宣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研究、宣传阐释作用,深度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体系,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弘扬侨文化 做好侨文章”等主题,深入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以及“百千万工程”各项部署传入千家万户,赋能澄海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红侨’特色乡村”主题宣讲活动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听‘百千万工程故事’”——赋能高质量“新发展”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澄海区乡村环境发生了喜人变化,文明风尚得到显著提升。澄海区立足区域特色,以“文明播种人”队伍为基础,结合驻村帮扶工作队、百姓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宣讲志愿服务轻骑队等力量,建立区级“百千万工程”宣讲队伍,深挖素材案例,创作澄海“百千万故事”。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举办巡回活动,开展“聚听侨批故事 共谋家乡发展”文化传播讲座、“聚焦创业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青年客厅之电商创业者故事分享会等“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听‘百千万工程’故事”系列活动,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百千万工程”中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让“百千万工程”故事宣讲接地气、聚民心,生动展现澄海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实践和进展成效,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2024粤东侨乡文化节暨第四届汕头“海上丝绸之路”武术节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验特色文化”——激活基层文化“新动能”
澄海区深入挖掘“潮”“侨”“红”“海”特色文化资源,组织乡土文化能人、文艺轻骑兵、文化工作队等队伍,展现潮剧、潮乐、武术、书法、版画、灯谜、动物舞蹈等特色文化。精心策划开展“盛世国乐 筝韵天下”大型古筝文化推广公益活动,2024粤东侨乡文化节暨第四届汕头“海上丝绸之路”武术节, “赓续红色血脉 赋能‘百千万工程’”红色文化分享会等“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验特色文化”系列活动,培育乡土特色文化品牌,让群众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共建文明和谐家园”主题活动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守护百年古树”——传承生态文明“新理念”
围绕科学保护乡土珍贵古树资源、传承乡村历史文脉的任务目标,澄海区策划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守护百年古树”系列活动,组织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与古树“结对共建”,邀请先进典型、生态文化专家学者引导广大青少年参与古树名木保护活动,开展“走进霞寨古榕 聆听古树故事”、“守护百年古树 共建绿美家园”书画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守护保荫 共建生态文明”等守护活动,以“古树下的课堂”宣讲、绘画、文学展示等形式增强群众对古树的了解,提升群众守护古树的责任感,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2024年赛龙舟传统文化交流表演活动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丰富节日文化“新内涵”
澄海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蕴含的时代价值、道德理念和精神内涵,广泛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精心策划“我们的节日”“家门口的年味”“家门口的文化集市”等主题,整合优化全区优质文化资源,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百千万征程童声共飞扬”少儿合唱团音乐会、“多彩非遗焕活力 童心版绘百千万”少儿版画优秀作品展、“仲夏赋雅趣 粽香端午情”等集中性文化活动,通过写春联、猜灯谜、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形式,丰富节日文化内涵,营造欢乐、祥和、幸福的节日氛围,培育节日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