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文化大观 >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文化大观 >
川菜漫谈
发表时间:2025-11-2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川菜的历史可溯源至春秋战国时的蜀国。川菜自古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特点。四川德阳出土的东汉庖厨画像砖,生动展现了彼时蜀地菜肴样式。汉代忠县崖墓的一尊庖厨俑,体现了汉代饮食多样化的特点——厨师头戴方帽,面带笑容,几案上摆放着鸡、鸭、鱼、羊肉和生姜等做饭必备的各种食材。

据记载,早在秦并巴蜀后,成都平原地区便形成了“娶嫁设太牢之厨膳”的风俗,扬雄《蜀都赋》记载当时的宴饮“调夫五味。甘甜之和,勺药之羹。江东鲐鲍,陇西牛羊。籴米肥猪”和野味中的“五肉七菜”,原料来自全国各地,风味多样。据左思《蜀都赋》记载,当时成都一带贵族有食鱼之风尚,宴席上常有鳢、鲔、鳟、鲂等各种鱼类。

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梁(开封)的“食店”已有“川饭店”之分——“更有川饭店,则有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杂煎事件、生熟烧饭。更有南食店:鱼兜子、桐皮熟脍面、煎鱼饭”,将“川饭店”从“南食”中分离出来。《东京梦华录·食店》还有“若曰分茶,则有四软羹、石髓羹、杂彩羹、软羊焅腰子、盐酒腰子、双脆、石肚羹猪羊大骨、杂辣羹、诸色鱼羹、大小鸡羹、撺肉粉羹、三鲜大骨头羹、饭食”,其中,盐酒腰子、双脆,依然存在于如今的川菜之中。

元朝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了一款川炒鸡,其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配料就是川椒,即四川花椒。明代高濂撰写了一部养生类中医文献《饮馔服食笺》,是《遵生八笺》之一,其中的炒羊肚儿,也需要放花椒。可以说,在辣椒传入之前,花椒是川菜的味道担当。

使用辣椒,是古代川菜与近现代川菜的分水岭。明清时期,辣椒自南美洲传入。川菜最终形成“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清鲜醇浓,麻辣辛香”的特点。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清朝采取了“湖广填四川”的办法解决人口问题。新的移民带来了更多的烹饪原料和调味料。

近代川菜的形成,与清代乾隆时四川文人李化楠有极大关系,他的《醒园录》总结了川菜中的腌、酥、煮、糟、熏、酱、蒸、风、焖、炒、醉等38种制作技法,大大发展了川菜的菜谱。其子李调元如此介绍成书的过程,“先大父母必备甘旨于宦游,所到多吴越南珍之乡,厨人进而甘焉者,随访而志诸册”。李调元后来参照江浙菜烹制方法,编写出《四川菜谱》一书,让川菜与江浙菜合流。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详细描述了川菜烹饪原料的时令、特性、调味、烹制方法、盛器组合、上菜顺序等。

人们熟悉的鱼香肉丝、夫妻肺片、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代表性川菜,都是在清末开始流行的。最早的鱼香肉丝是要用“鱼辣子”(把鲫鱼和红海椒放在盐水中浸泡制成)来调味的。后来,鱼香肉丝的鱼香味主要指在烹调中产生的烹鱼的味道,并不在于是否用鱼。夫妻肺片,最初不是“肺”,而是“废”,是指成本低廉的牛杂碎边角料。

民国时期,成都最有名的川菜馆为荣乐园。该馆不墨守成规,掌厨之人既保留川菜的特殊风味,又善于吸取各地菜肴精华。名厨兰光鉴是荣乐园的创始人之一,他对荣乐园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时人有云“治庖何止千万人,川味当推兰光鉴”。

上海的蜀腴川菜馆于1935年在英租界广西路靠近南京路处开设,在20世纪30年代颇有名气,此馆总计四层楼,外观富丽堂皇,内里精致典雅,招牌为于右任题写。该馆创始人徐鹤轩是老同盟会会员,成立后为四川旅沪同乡会开会的场所,是四川政、军、学界聚集之地。因为创始人与进步人士熊克武、谢无量等关系密切,该馆成为反蒋人士聚集之地,后成为进步人士和中共上海地下党的秘密聚会之所。

那时,川菜在上海餐饮界地位颇高,有不少经营川菜的铺子,最为出名的就是锦江饭店,他们在餐饮界率先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乌木筷,上海的美食评论家对这种时髦做法颇不以为然,认为过于浪费。锦江饭店的拿手菜是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和水煮牛肉这几道,每道菜都麻辣鲜香,深受食客喜爱。尤其是麻婆豆腐,选用上等豆腐和四川特产花椒,口感细腻,辣而不燥,成为招牌菜之一。锦江饭店在法租界还开了一个锦江茶室,卖茶叶和四川点心,也颇受欢迎。

上世纪30年代,人们还把四川白芥菜简称为四川菜,其实就是一种榨菜。1933年上海商业书局出版的《农业工商业生产新书》有两篇文章,分别是《四川菜之栽培法》和《四川菜之制造法》,开篇提及“四川菜即白芥菜之一种”。1936年,《农村副业》一书中有一篇《四川菜之栽培与制造》,开篇提及,“四川菜是白芥菜中之一种,又名榨菜,乃四川省之特产,味鲜且略带辣,人皆喜食之”。

民间常说“北味偏淡,南味偏甜,川味偏辣,粤味偏腥”。现在实际上川菜虽偏辣,却也很鲜,其菜麻辣重在掌握分寸。在川菜中,带麻辣味的虽然不少,但不带麻辣味的还是居多。如川菜中常见的干烧鱼翅、素雅宜人的竹荪鸽蛋、雍容华贵的一品海参、五彩缤纷的五福鱼丸、芬芳鲜嫩的盐水冬笋、透明如镜的玻璃鱿鱼、金黄瑰丽的一品烧方,以及小吃中小巧玲珑的龙眼包子、香糯可口的珍珠丸子,还有许多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和小吃,都不麻辣。四川省会成都市作为四川菜肴集大成者,于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荣誉称号,全世界仅6座城市获此殊荣。

作者:黄剑(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讲师)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8日16版)

网站编辑:赵明月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