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文化大观 >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文化大观 >

让潮剧绽放新时代光彩

发表时间:2025-10-29 来源:党建网

罗宗创

潮剧被誉为“南国鲜花”,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潮汕地区的文化标签,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潮剧作为古老的地方戏曲瑰宝,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在赓续传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优化精品创作机制,创新精品传播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焕发新光彩。

以潮剧为镜,映照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潮剧艺术根植于潮汕大地,其独树一帜的地方题材、唱腔、身段和音乐的艺术风格,是中华美德与家国情怀的生动表达。一方面潮剧艺术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于艺术创作、传播、教育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潮剧发展各方面。如,广东潮剧院以红色题材故事创作为突破口,将革命历史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出《红军阿姆》《秘密交通站》等一批思想深邃、艺术精湛的红色经典剧目,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另一方面,回顾潮剧的历史,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平江潮》《革命母亲李梨英》等现代剧目,潮剧艺术一直与时代同步前进,反映着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变迁,也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昔日与今朝。此外,潮剧艺术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演的创新传播模式,编排反映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新时代主题的剧目,将潮剧送到社区广场、乡间地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讲好潮剧故事,推动文化“出海”。潮剧以戏为媒,充分发挥潮剧汇侨聚侨的魅力,架起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唤起海内外中华儿女不忘根脉的桑梓情怀,让世界看到和了解一个历史悠久、充满活力、文明和谐、开放自信的中国。通过拍摄《潮剧的世界》等潮剧纪录片,全面、真实、立体的展现潮剧500多年的历史发展历程,向世界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联合海外华人社团举办“四海同歌”潮剧晚会,在东南亚和欧美等华人聚居地设立“潮剧文化中心”,以乡音乡情搭建情感桥梁,以潮剧之情联通家国情怀。打造潮剧非遗传承人IP,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潮剧形象,通过“大师课”“非遗工坊”等形式,展现潮剧匠人精神与潮剧古典美学。以潮剧国际学术论坛、潮剧青年艺术家交流计划等文化交流活动,将潮剧推向世界舞台。

创新传播方式,激活传统艺术生命力。潮剧以系统性创新为抓手,坚持守正创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深度糅合,激发潮剧文化生机活力。通过探索潮剧艺术的“科技+艺术”创新发展路径,以声、色、光、电等技术革新,构建出潮剧舞台的新视觉空间,让“唱念做打”传统精髓以全新形态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体验需求。此外,潮剧还创新打造“传承—教育—传播”的现代潮剧教育体系,让青少年在潮剧艺术熏陶中坚定文化自信,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提供了鲜活样本。以广东潮剧院为例,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专业剧场转化为“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以“周五有戏”惠民剧场为载体,构建“院团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享”的新型文化传播模式;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服务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实现“破圈”传播……不断赋予潮剧新的时代内涵,切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新时代。

(作者系广东潮剧院高级政工师)

网站编辑:穆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