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各文学刊物纷纷推出特别策划,以专栏、特稿等形式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这些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展现了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以此激励中华儿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拼搏、奋勇争先。
唱响一曲曲“光的赞歌”
《人民文学》2025年第8期的封面上,雄壮的卢沟桥跃入眼帘,远处雾霭锁苍山,仿若历史的硝烟仍未消散。卷首语中写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枪炮声犹在耳畔,警报自当时时响起。为此,我们也起用‘光的赞歌’栏目,以示郑重。”“光的赞歌”取名自艾青发表在《人民文学》1979年第1期上的同名诗作,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本期专栏特刊发3部讲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追光”的故事:海飞的小说《残雪》通过波诡云谲的谍战故事,展现出革命先辈的信仰与情感力量;王昆的《刺客李列传》塑造了李列传这位“无名”革命者的形象,展现了他与父亲共锄敌人的决绝与勇气;周立文的《风雨天目山》再现了当年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中美两国“追光者”的深厚情谊。此外,“诗歌”栏目中,刘立云的《早年的雕塑园》以“雕塑园”为意象,将抗战时期为国献身的年轻战士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他们在风雪长征路上被定格为一座座雕塑,成为永恒的记忆。
《诗刊》同样在2025年第8期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诗歌专辑”,收入巴彦乌力吉的《长枪》、刘笑伟的《到中流击水》、龚学敏的《白雪与挽歌》、艾蔻的《白求恩:不死鸟的献身》、石英杰的《阜平记》等诗歌,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对世界和平的珍视。其中,《白求恩:不死鸟的献身》以白求恩大夫为原型,通过诗歌的形式呈现这位国际友人的无私奉献与崇高精神。专辑中王学芯的《岁月疾驰在过去的火焰面前》、刘起伦的《义勇军进行曲》、宁明的《历史岩层里的烽火回声》等作品,也从不同视角描绘了抗战时期的历史画卷与人民的精神风貌。
《中国作家》三版联动,共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学版自2025年第7期开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稿”栏目起,先后刊发李朝德的中篇小说《寻找道格拉斯》,讲述驼峰航线上飞行员们的英勇事迹,挖掘被时间遗忘的故事及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王跃斌的短篇小说《最后八天》,通过细腻笔触展现抗战时期人们的生活与情感,让读者重温那段历史的真实与残酷。纪实版2025年第6期开设的同栏目推出杨义堂的《大湖西》,第8期推出徐锦庚的《英雄山》。影视版于2025年第5期刊发婉瑜的电影文学剧本《孤光》,第7期推出康广洲的电影文学剧本《红色走廊》,第8期推出龚应恬的电影文学剧本《阿拉贝斯克》。
2025年第8期《小说选刊》上,3部抗战题材作品出现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辑”栏目,从不同角度诠释伟大抗战精神。罗伟章的《光》所讲述的西迁队伍虽由动物组成,然而朝向光芒的千里远行,从中亦可见尊严,见众志成城。魏市宁的《匕首洋枪》书写江湖恩怨在家国大义面前的消弭和化解,言辞利落、下笔凌厉,在闪展腾挪中描摹时代背影。李黎的《造像之夜》则把时间坐标放在当下,通过寻找一张肖像照、一段历史,再现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长篇小说选刊》2025年第4期登载了叶梅的《神女》,该作品以三峡地区为背景,展现了当地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呈现一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史;叶梅还撰写了创作谈《与山水相融的三峡人民抗战史》,与读者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牛余和的《蘸火记(上)》以抗日游击队、独立大队、独立旅及其蕴含的铁匠文化为核心,通过“蘸火”这一独特比喻生动呈现战争年代里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与崇高情怀。
王进的《王进日记》、吕斌的《到达》、邵锦平的《白桦树上的眼睛》、孙成文的《三道崴子的那棵常青树》……《中国校园文学》2025年第8期青春号上刊发的作品以青少年视角,展现了抗战时期人们的生活与情感。同期少年号则刊出叶莹的《纸娃娃》、王勇英的《阿爷听过那首歌》、安武林的《古镇往事》等,通过生动的故事激发青少年读者的爱国情怀。
说吧,我们的抗战记忆
从2025年第1期起,《北京文学》便开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专栏。首期刊发马淑琴的报告文学《魏国元和他的兄弟》,以宛平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魏国元的英勇事迹为核心,展现京西地区在抗日战争中的烽火岁月。第8期刊发陈斌先的短篇小说《正阳阁》,讲述了抗战期间发生在正阳关一带的平凡英雄的故事;巴彦乌力吉的诗作《嗅枪》通过独特视角和生动笔触,再现湖南省洞口县花瑶农民组成的“嗅枪队”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
《收获》2025年第4期的“说吧记忆”栏目推出管朝涛的非虚构作品《瓯越出勇士》,以温州抗战老兵群体为核心,通过口述史与档案结合的方式还原鲜为人知的民间抗战记忆。《当代》2025年第4期刊发秋石的《我们站在爱国的中国青年一边——“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前后的斯诺夫妇》,讲述埃德加·斯诺与海伦·斯诺夫妇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期间对中国爱国青年的支持与帮助。《长江文艺》2025年第8期推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稿——李春雷的《挂在山顶的人家》,通过郭二嫂的故事还原华北民间抗战历史,展现普通人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
有众多文学刊物都推出了相关专栏及作品。《黄河》2025年第4期推出“黄河头条·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栏,刊发铁流的中篇小说《八路军唱歌》,并配发创作谈和评论。小说讲述了“姊妹剧团”在沂蒙山区开展文艺宣传工作的故事,展现文艺宣传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湖南文学》2025年第8期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栏目推出周拥军的《大码头》、龚盛辉的《孤勇者》、张雄文的《雪峰1945》等7部作品。《山西文学》2025年第8期推出段崇轩的《抗日烽火中的文化“战士”》,讲述姚青苗、郭根、李西成3位曾执教于山西大学的老先生以笔为武器,为抗战胜利贡献力量的故事。《山东文学》2025年第7期、第8期均开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栏目,刊发多篇相关作品。《雨花》2025年第8期刊发孟献国的《清明半城行》、吴光辉的《张纯如:爱丽丝永远盛开》两部作品。《长城》2025年第4期推出“我们在太行山上”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栏,刊发崔丙刚的《今夜有暴风雨》、吴玉龙的《师父是个好人》、陈战勇的《孤勇记》等短篇小说,通过生动故事展现抗战时期太行山人民的英勇事迹与生活场景。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作家文摘》《牡丹》《贵州作家》《散文诗》等文学报刊纷纷策划相关主题征文活动,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踊跃投稿。主办方从中精心遴选佳作,旨在以不同形式和视角讲好抗战历史故事,展现气势磅礴的英雄史诗。
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和平年代,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牢记使命担当,用更多抗战题材文学佳作铸成不朽的精神丰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作者:刘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