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好书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好书 >

文学应有回应社会现实的社会担当——作家康海燕创作谈

发表时间:2025-08-07 来源:中国妇女报客户端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亚菲发自北京8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作家面对面活动在北京举行。北大纵横四楼会议室,有关单位媒体代表、读者文友等,围绕家庭教育、中医养生、文学创作等热点话题,结合作家康海燕近年推出的《小康之路》《中医之道》《智慧面对青春期》《妈妈养育心经》《孩子我想让你幸福——儿童亲子教育100问》等五部著作展开研讨与对话。

康海燕介绍了开展文学创作的思想经历。她从主旋律长篇小说《小康之路》的创作经历谈起,坦言:“我写作的使命就是抒写时代现实,传播真诚善良。”此部作品的素材来自她个人成长经历,有乡村生活记忆、少年前途迷茫、青年成长阵痛、中年时期思索、社会现实调研。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评价《小康之路》为“一部有温度、有个体生命体验、有个人喜怒哀乐、接地气的作品”,在宏大叙事中为时代保留了珍贵的个体生命印记。与会者认为,《小康之路》的价值在于其成功地将宏大的国家叙事与细腻的个体生命体验(如金花的视角)相融合,为广大乡村的脱贫奋斗史留下了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学证词。

长篇报告文学《中医之道》以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讲述了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康海燕自言非“中医人”,亦非“中医迷”,更非“中医托”,她希望用朴素的语言、真切的人生体会、客观的记录报告、公正的社会评价讲述了她所看到的中医。康海燕以文学形式为中医药“塑群像”、讲述“朴素中医药故事”的努力,跨界创作,为公众理解中医提供了宝贵的多元视角。

康海燕的家庭教育作品《智慧面对青春期》《妈妈养育心经》《孩子我想让你幸福》则凝聚了她二十多年为人母的实践与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思考。旨在为新手妈妈提供心理良方,为年轻父母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帮助家长拨开迷雾,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

面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提问,康海燕表示:女性无论何时都要有向上生长的力量,当女性自我成长后很多困惑自然消失。年轻人要培养自己的韧性,与社会深度融合,积攒自己的底气,慢慢摸索属于自己的道路。给自己时间,允许困惑存在,同时保持行动。无论是通过独处、阅读、交流,还是尝试新事物,重要的是不停止成长。

其家庭教育选题紧扣当下教育现实,引导家长如何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坚守育人初心,如何应对青春期子女的成长挑战并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如何平衡“爱与规矩”。与会家长高度认同书中强调的家长要关注自我成长等观点。

据悉,康海燕目前担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教委副理事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美育委副秘书长、湖湘文化家风委员会副主任、家庭教育巡讲团成员、励志报告主讲,近年来在全国主讲各类文化、教育讲座600多场次。她创办的海燕书院三年来接待全国来宾三万余人次,目前是全国家庭教育公益单位、湖南省百家特色农家书屋、湖南省作协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公共文化示范点等。

网站编辑:穆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