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力作
肖光文 李永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二十大进一步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颜杰峰教授和祖金玉教授合著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以宏大的理论视野和鲜明的实践导向,系统论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体系,为深入理解党的建设规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具有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全书紧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通过严谨的逻辑架构、创新的理论阐释和丰富的实践分析,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全书主要展现了四大特色。
一、理论根基深厚,彰显权威性与时代性
《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的理论深植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所有核心观点均严格对标《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等权威文献。全书系统整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原文与重要文献,充分彰显了理论著述应有的政治高度与鲜明立场,体现了理论研究的权威性与时代性。例如,作者在论述党的思想建设时,梳理了党的思想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系统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和党的重要会议文件,详细论述了如何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使理论阐述具有历史纵深感与现实针对性。
二、资料翔实丰富,凸显学术研究的严谨与科学
一部学术著作的学术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论证的逻辑性和资料的充分性上。《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从列出的推荐阅读书目和新时代党的建设大事记,到具体内容中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及党的重要会议、文件的系统引用,都显示出作者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资料的全面掌握与熟练运用。
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充分占有相关资料,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叙述。在对党的建设各领域政策演变的梳理以及重要理论观点的阐释上,作者力求言必有据、论必有证。在“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部分,作者聚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一命题,通过大量资料详细阐释了党内法规体系的完善过程。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到《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作者通过梳理制度创新的脉络,论证了制度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保障性作用。
三、内容全面系统,构建逻辑严密的整体架构
全书以严密的逻辑架构,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绪论部分开宗明义,将新时代党建理论定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全书坚实的理论基础。
该书的主体部分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为统领,依次对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进行系统阐释,各个领域的论述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论述过程中,作者注重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推演,使读者能够清晰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理论脉络和实践路径。如作者在论述党的组织建设时,书中不仅阐述了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还详细分析了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具体内容,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实践成效,使理论阐述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问题导向鲜明,突出实践品格与现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迎难攻坚,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引领全党开创了新时代管党治党新局面。这一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是党系统性化解党内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难题的必然结果,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守正创新的实践逻辑。因此,全面归纳总结解决这些难题的宝贵经验,对于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入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正是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系统梳理和生动呈现这些经验的重要理论成果。作者深入剖析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整治‘四风’问题”“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等重大实践举措,以丰富的案例与数据展现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的历史转变。如作者在作风建设部分,详细回溯了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定与落实过程,通过“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践历程,展现了党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智慧。书中特别强调,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这种清醒的认识体现了党对作风建设长期性、艰巨性的深刻把握。在反腐败斗争章节,该书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为框架,系统总结了“打虎”“拍蝇”“猎狐”的实践成效,彰显了党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与显著成效,同时深入分析了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的理论逻辑,使读者能够从实践案例中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深层逻辑。
(作者分别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