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好书
    浙江海宁有个“听得见”的图书馆
    发表时间:2023-09-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今天特意给爷爷借了一‘本’不用看的书——听读本,里面有相声、戏曲、广播剧、国学经典以及养生保健等内容,打开就能听,还不用联网。”近日,到浙江海宁市图书馆借阅“悦心听读本(老年版)”的读者小谭说。

      “悦心听读本”是有声书,包含少儿版、青少版和老年版,为不同年龄读者提供优质的有声资源,并且与普通图书一样,在海宁市图书馆总分馆实现“通借通还”。近年来,海宁市图书馆以有声资源为依托,强化服务效能,以创新方式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广大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同时还把“有声”汇成“海宁之声”,链接城市文化记忆,调动全民参与,携手激活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只要扫一扫,就可以听名家讲座,也可以听潮城特色电台,内容丰富又方便。我常常与朋友相互分享好书、好文章。”边等车、边听书,一年多来,对在城市中穿梭的上班族姜美丽来说,杭海城际“书香轨道”扫码阅读已经成为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海宁市图书馆秉持“阅读+交通”的思路,2022年开始,与海宁轨道运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广大乘客提供地铁移动阅读资源,在杭海城际候车点、车厢内设公共阅读码,支持读者“扫码听读”,包括“阅享潮城”“一路悦读”“潮城电台”3个海宁特设板块,让读者在行走中徜徉书海。

      “有声阅读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呈现方式多元。我们积极构建多领域有声阅读融合机制,以不同形式让声音与城市生活相结合,为城市注入‘最美阅音’。”海宁市图书馆馆长沈兰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全民阅读的方式更加开放和多元。海宁依托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有声阅读空间”,并且实现了在海宁镇(街道)的全覆盖。比如,设在总馆的有声阅读空间,将喜马讲书、主题荐读等纳入有声阅读空间;设在镇(街道)分馆的有声阅读空间,将地方故事导读、地方文献介绍等纳入有声阅读空间。

      此外,依托“阅读+旅游”思路,海宁市图书馆相继将资源延伸到在海宁市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盐官景区、鹃湖景区、梁家墩景区等设立的新型阅读空间。通过将有声荐书、特色数据库等转化为二维码,相继投放覆盖交通沿线、景点景区,以引导扫码、定题荐读的方式方便市民和游客随时听读。

      “读者有喜欢的好书,有自己写的书评文稿,有录制条件就可以成为我们的文稿领读员,成为‘最美阅音’项目组的一员。”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集结阅读推广人中“海宁好声音”团队,由读者担任“发音人”,分享优秀声音作品,已经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最美阅音”声音作品近80期。同时,定期对“声音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育活动,开展交流研讨;邀请演诵艺术家作主题讲座,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相继与海宁市朗诵协会,市广电局、文化馆、工人文化宫等朗诵团队开展合作。

      海宁市图书馆梳理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资源,开展自主有声化,形成新的有声阅读资源并补充到供应体系中。目前,已逐步对地方文献资源中海宁人写海宁、外地人看海宁以及对海宁文化评述等主题篇章进行有声化,推出了“潮乡风物”主题电台,丰富了馆藏资源的呈现渠道,积累了极具地方辨识度的有声阅读资源。

      海宁静安智慧书房(西山公园)位于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公园内,是一辆车牌号为“0942”的绿皮火车。2018年6月,火车经过改造,变成了现在满载书香的静安智慧书房。车厢内,木制的坐椅、多彩的马赛克玻璃灯,使这里成为“网红”阅读打卡点之一。

      近年来,海宁市图书馆把“有声”地方文献资源作为阅读互动的核心,吸引市民和游客在互动中体验海宁地方特色文化。相继推出了140份“方言书单”,用“海宁话”推荐经典书目、开展“方言阅读直播”等。

      “积极探索方言阅读资源,既充分体现‘有声’优势,又鲜明地呈现城市底蕴。”海宁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吕佳兰表示,2020年开始,通过与海宁市方言普查项目互动,海宁市组建了“海宁话”发音团队,熔炼一支既了解一定的图书馆服务、地方文献知识,又能发声形成有声作品的团队,目前开展音视频录制20余期。团队以“文旅融合”为导向,通过“有声化”“方言化”等形式探索地方文献资源利用转化的新渠道,用“乡音”创造城市文化“记忆点”。海宁市图书馆的“阅潮城:地方文化资源活化与利用”项目入选2022年度嘉兴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

      “有声阅读作为新兴阅读平台和载体,不但可以在众多场景下解放双眼,而且可以依托优质的声音、顿挫的情绪增进读者对内容的认知,让阅读成为‘悦读’。”沈兰表示,将进一步推进“悦听潮城”城市阅读项目建设,为不断优化服务品质、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链接城市文化记忆贡献“海宁之声”。(作者:李佳霖)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