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从政治高度深入理解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
    发表时间:2023-05-05 来源:《先锋》杂志

    董亚炜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战略选择。

      只有从政治高度深入理解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从理论上把握调查研究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内在逻辑,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

      

      调查研究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调查研究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调查研究也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很大程度上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首先取决于党的领导也要根据新的时代不断改革创新,调查研究在这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领导建立在党的政治建设基础之上,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朱德同志曾说:“看到的问题就要报告中央,不报告就是不忠实;要不就是观潮派,看到坏事也不讲。”调查研究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

      调查研究是党的性质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朱德同志说:“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我们没有别的本事,我们的本事就只有同群众密切结合在一起。”“深入群众中去,就真正会了解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如何完成,就会想出很多办法,同群众一起创造出许多新的办法,把工作推向前进。”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党的性质体现和决策过程的统一,是中国政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研究也是提高全党政治本领很好的方式和载体。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在农村专门做过十几个系统的调查。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编印《农村调查》一书,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同志们找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任务,也是建立在科学精神基础之上具有专业要求的伟大事业。领导干部要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必须具有认识区分事物和把握事物规律的调查研究能力,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才能找到区分不同性质问题的合适标准,进而把握宏观战略与具体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具体政策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桥梁纽带和具体措施。

      大兴调查研究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途径,也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调查研究是发展完善党的理论的必经过程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 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发现大问题真问题只有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才能完成;同时,调查研究也是进一步发展完善党的理论的必经过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事物主要矛盾、进行理论创新、进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是党的基本历史经验,也是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新篇章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的历史阶段,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这一战略考量建立在对党的历史基本经验把握基础之上。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体现着党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毛泽东同志是这一传统的创立者。正是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思想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为了找到适合我国具体实践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进行了“十大关系”调查,并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后来成为刘少奇同志起草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指导思想。

      这一时期,另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因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毛泽东同志直面问题,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同志强调:“这些年来,我们的同志调查研究工作不做了。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所以,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心。”正是由于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才为后来党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40多年前,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同样建立在坚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长春听取中共吉林省委汇报工作,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新论断。这一时期,调查研究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调查研究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断丰富“两个结合”,这就需要当前全党上下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找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遇到的主要矛盾和深层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要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当然也就无法预见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资本。列宁、斯大林虽然领导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但当时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没有遇到大规模资本问题。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既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然会产生各种形态的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固然有很多不同,但资本都是要追逐利润的。”这一论述以深邃的战略思维、巨大的理论勇气和鲜明的科学精神,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为核心的资本运作问题,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和“跨越卡夫丁峡谷”中绕不开躲不过的难题,可以说提出了调查研究的总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很好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调查研究需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和科学决策。把握宏观战略与具体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具体政策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桥梁纽带和具体措施关键在于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算账能力。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以“小康水平”为基本目标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建立在扎实的算账基础上,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50美元,提高到20世纪末的1000美元,翻两番。对此,邓小平同志谈到,“对如何实现小康,我作了一些调查,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我对这件事最感兴趣。八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可以说,算账中蕴含着事物的基本逻辑,会算账算大账算政治账是党的决策科学性的体现。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要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看事情是否值得做、是否符合实际等,全面权衡,科学决断。”因而调查研究必须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领导干部只有提高算账能力,才能在上述各种关系中“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否则就会在各种利益冲突面前和政策选择方案中失去判断标准而无所适从。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必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提升算账能力。

      

      调查研究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执政本领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这正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执政本领。中国式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取决于党在新时代能否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不仅可以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同时也是提升全党修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现健康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许多问题涉及多个地区或部门单位,对于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需要统筹推进,上下协同、整体推动才能解决。在调查研究中,领导班子交流调研情况,研究对策措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的优良作风,这一过程就是党内民主的过程。对此周恩来同志有详细阐述:“我们下去调查,必须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事物总存在内在的矛盾,要分别主次;总有几个侧面,要进行解剖。各人所处的环境总有局限性,要从多方面观察问题;一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要多听不同的意见,这样才利于综合。事物总是发展的,有进步和落后,有一般和特殊,有真和假,要进行比较,才能看透。下去调查,要敢于正视困难,解决困难……我们下去调查要坚守毛泽东同志的三条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就是民主集中制,它不但是组织原则,也是工作原则。”

      因而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对于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全党团结统一,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提升党的组织力战斗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提供坚强的领导力具有着重要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为此,调查研究还需要不断经常化、制度化。只有将调查研究制度作为党的科学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的必经程序,将调查研究制度化作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制度改革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党章党纪党规监督执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调查研究的贯彻落实。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