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和逻辑关系
    发表时间:2023-01-03 来源:四川日报

    程恩富 王富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维方法,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运用好“坚持系统观念”的方法论原则,对于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系统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系统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并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核心要义在于从整体性、全局性出发,注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整体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和逻辑关系。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系统观念具有鲜明的特征,体现在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要素与要素之间不是割裂的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具有整体性;不是随意联系的整体,而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有机整体,具有结构性。同时,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要素与要素之间具有层次性,低层级要素构成高层级要素的基础,低层级要素和高层级要素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具有开放性,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越是简单的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越单一,越是复杂的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越密切。

      系统观念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的应有之义,从一定意义上说,普遍联系着的事物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一方面,从运动、变化、发展的视角看,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人类历史或自己的精神活动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普遍联系,认为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要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而不是静止、片面、孤立的眼光看待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从普遍联系的维度看,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每个事物不但与它周围的事物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且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也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联系具有多样性,系统观念就是把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当作基于一定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立足整体视域分析事物内在机理、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处理事物发展矛盾。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运用系统观念,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复杂有机整体的内部结构和主要矛盾,通过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运动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揭露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同样指出,“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内部各要素及其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进行分析,系统观念下的分析,对于推动对客观事物的整体把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善于运用系统观念观察和解决问题。从系统观念出发认识和改造世界,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正确认识和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秉持系统观念,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制定了“三步走”战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整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系统观念”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党的二十大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坚持用系统观念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以经济建设为例,系统性不仅是经济活动的特性,也是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既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要看到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地区和局部冲突频发,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系统观念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四个伟大”,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进行系统谋划,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系统观念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逻辑,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系统观念,需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把握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既要善于从全局上加强谋划,又要善于抓好具体工作、做好具体事情;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锤炼过硬本领,又要放眼长远,融入时代发展需要;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应当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宏观施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兼顾微观,处理好各方面关系,调动好各方面积极因素;把握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应当认识到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也意味着新的矛盾与新的使命任务;把握好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要求我们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大是大非面前拎得清、站得稳。

      坚持系统观念,需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这一系列思维能力,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为整体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善于把握事物的总体发展趋势,不断开拓视野,培养博大胸襟,学会从全局上看问题;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要求我们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充分尊重历史、敬畏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要求我们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在对立统一中找准方向;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坚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想问题、做事情时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提高底线思维能力,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站位,守住最不可逾越的警戒线、高压线、红线。学好用好“坚持系统观念”的方法论原则,就是用全面系统的、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功能及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2-2020114)阶段性成果】

      《四川日报》2022年12月26日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