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走好新形势下党的网络群众路线
    发表时间:2022-07-01 来源:党建网

    张春艳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围绕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是全党全社会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献计献策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善于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如何在网络阵地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创见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做好新阶段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网络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项工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运用,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情民意的重要“集散地”,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渠道。党和政府把顶层设计与群众路线有机结合,有利于营造新阶段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新阶段群众工作方法的创新,彰显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特点。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践行党的网络群众路线,网上网下联动互动,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汇聚民情,整合民智,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气。网络问计与网络理政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可以汇聚整合民情民智,广泛吸纳政治资源,彰显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制度优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科学有序进行网络议程设置与议程融合,建构“寻找最大公约数”的决策机制,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随着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全面建成,网络群众工作的体制与机制不断健全、内容与形式不断丰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要不断健全完善“互联网+监督”计划,建设“互联网+信访”平台,规范网上举报、网上评议、廉政留言板,形成立体式全方位多渠道监督网络,鼓励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监督积极建言献策,确保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有利于搭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连心桥”,汇集民意民智民力,激活广大人民群众内生动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党的网络群众路线,是把人民群众的意志与利益融入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的有效途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网络群众路线有利于推进“放管服”改革,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数字化民生服务,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就业”“互联网+社保”“互联网+文化”等计划,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发展网络经济,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人民生活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问计于民,决策为民。要通过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渠道网络问计、网络协商、网络理政,精准识别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诉求,确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增强。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新阶段,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制度自信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皖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网站编辑:孟 雅睿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