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意义
    发表时间:2021-10-26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郭晗;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院院长 任保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2021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大论断,不仅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优势,更从开拓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崭新形态和广阔空间的高度,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要应用于中国的发展,也应当为世界的发展提供智慧与经验,应当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我们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研究,不仅是因为其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更因为其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改变现代化的传统版图,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新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进入现代化,将深刻改变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和进程:

      从少数人的现代化到多数人的现代化。从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人口不到900万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人口不到8000万人。而当今中国有14亿多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比重约五分之一。相较而言,中国进入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贡献将是巨大的,也将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中国实现现代化以前,世界的现代化只是少数人的现代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发达经济体有35个,但这35个经济体的总人口还不到10亿。中国实现现代化,就意味着比现在所有现代化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进入现代化。这也意味着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占比将从现有的不到七分之一迅速提升为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将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的版图,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是中国为世界现代化进程做出的伟大贡献。

      从先发国家的现代化到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各国历史条件不同,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也有所不同。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大分流”现象表明,现代化是先发国家的普遍特征,后发国家缺乏成功案例。近百年来,除欧美等传统发达国家以外,大多数国家都未能成功实现现代化。在具备一定人口规模的经济体中,从低收入状态进入现代化的成功案例极为缺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进入现代化,是现代化历史形态的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中国进入现代化意味着实现了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成功追赶,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全世界的后发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现代化道路经验借鉴,为解决世界经济增长进程中“大分流”之后的“大合流”贡献了中国式的智慧与方案。

      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目前全世界已进入现代化的经济体,均是资本主义经济体。而中国进入现代化,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组织工农武装,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政权与工业基础。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开拓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制度与经济基础。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绝对贫困,并进一步明确了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路径。历经百年奋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在吸取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有益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这是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进步与成就。

     

      打破现代化的一元论谬误,为世界现代化模式提供多样性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遵循的是和平主义而非霸权主义,依靠的是自主探索而非依附西方,采取的是同步的“并联”而非顺序的“串联”。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

      从霸权崛起的现代化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现代化的霸权崛起模式,向世界树立了现代化的和平崛起模式。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从未主动向任何国家发起侵略、掠夺和战争,呈现出和平主义的内在本质。中国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国家实力增强后,也向世界作出“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这超越了“国强必霸”的逻辑,超越了“修昔底德陷阱”的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发展、合作共赢。这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到自主发展的现代化。很多人认为现代化只有一种选择,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但沿着“西方模式”前行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却并不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自主性的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西方的现代化也是基于西方历史文化的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并非“一元化”的普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模式的一元论谬误,中国式现代化表明“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也表明“现代化可以不依附任何国家”,这向世界彰显了现代化道路选择的自主性,给全世界盼望通过自主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与新的希望。

      从“串联发展”的现代化到“并联发展”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国家之所以难以追赶,主要在于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西方国家沿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串联”顺序发展到目前水平已经有二百多年。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走“串联发展”的老路,而是走“并联发展”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现代化模式差异所带来的速度差异。“并联发展”是一种赶超型发展的现代化,呈现出不同历史阶段发展任务的多重叠加性,相较于“串联发展”而言,需要国家有更强的综合治理能力和风险驾驭能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用四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在发展过程中,中国还同时取得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是世界现代化历程的奇迹,也为世界其它赶超型发展中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提供了经验借鉴。

     

      改变现代化的传统逻辑,为世界现代化道路开拓新境界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相比于传统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开拓了现代化道路的新境界:

      从资本逻辑的现代化到人本逻辑的现代化。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依靠的是资本逻辑,发展以资本为中心,特征是资本主导劳动。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的资本逻辑,向世界彰显了现代化道路中的人本逻辑。人本逻辑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劳动主体论。人本逻辑的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主线,把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的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安排,清晰地反映了共同富裕的“路线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由此可见,依靠发展的人本逻辑,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减贫奇迹,也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本逻辑的现代化,是更具包容性的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开拓了新境界。

      从物质优先的现代化到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经验,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保障与支撑。不同于单向的过于追求物质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物质上的现代化,还强调精神上的现代化,注重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离不开物质生活的改善,也离不开精神生活的丰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本身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精神文明的发展也会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进入现代化,不仅要成为经济强国,也要成为文化强国。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现代化,是更具协调性的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开拓了新境界。

      从工业文明的现代化到生态文明的现代化。西方国家早期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打破了现代化的工业文明价值取向,向世界树立了现代化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反对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就包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等多个方面。相对传统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世界现代化开拓了新境界。

    网站编辑:王 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