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党的治国理政理论的新升华
    发表时间:2020-08-17 来源:长江日报

    佘双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载入宪法以后,围绕如何宣传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面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成果。第三卷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又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治国理政的创新成果,实现了党治国理政理论的新升华。

     

      一、对时代主题和历史方位的新升华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也是制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时代主题的基础上,解决历史和时代提出的问题上提出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时代主题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作出我国仍处在发展的机遇期的总体判断。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从两个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化了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两个大局来把握时代主题,作出“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的判断,深化对时代主题的认识。

     

      二、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新升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伟大”的战略高度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并且认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进行明确。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中,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使命进行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从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角度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使命担当。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对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作出深刻阐述,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想,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进行了新提升。

     

      三、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新升华

      2018年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提升到新的境界。在讲话中,总书记高度礼赞马克思光辉的一生。科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理论。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和中国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和深刻变革。对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出明确要求。并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思想、社会建设的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世界历史的思想、政党建设的思想等九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源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解读,升华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认识的新升华

      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是党中央着力最大的领域。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以后的几次全会,都聚焦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修改宪法部分内容建议,其中核心问题就是关于监察体制建设问题;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党中央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讨论,作出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个主题发表多次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3篇集中讲话,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3篇文献也聚焦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理念新论断。比如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看一个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要从政治上、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握;始终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我们既要坚持好、巩固好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又要完善好、发展好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国家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等,都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认识,把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识提升到新的阶段。

     

      五、对党的治国方略的新升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总体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总体内容、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等方面,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进行高度凝练,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党的十九大以后,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展开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又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全面依法治国、人民政协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新的凝练,并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个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建设以及总体国家安全、国防与军队建设、“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进行全面阐述,实现党的治国理政方略的理论升华。

     

      六、对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新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形成一系列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比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实事求是,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等。党的十九大以后,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的复杂形势,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提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出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丰富知识素养,“坚持问题导向,从现实贯通、国际国内相关联、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把握”。提出增强斗争精神,“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效、度,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这些论述都进一步升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新时代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现新的提升。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站编辑:王 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