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评论
    坚持守正不渝 促进创新不止
    发表时间:2023-06-02 来源:福建日报

    吴肇光

      

      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根本,创新是守正的保障和发展。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需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守正意味着坚守正道,坚持按事物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办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守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守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和笃行真理。当今世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各种思想影响着人们对现代化的认知。中国共产党坚持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自觉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在判断现代化实践的是非正误中、在面对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风险挑战中做到心明眼亮、意志坚定。

      守正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不断推进党的领导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创新,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集中统一领导方向正确、动力充沛、机制灵活、保障有力。

      守正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道路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中央一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要始终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和坚定实践者,以各领域现代化创新变革和实践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光添彩,夯实应对世界变局的制度基石,强化应对风险挑战的制度优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不可逆转地奔涌向前。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创新就是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着眼于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提出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不断塑造现代化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只有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才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着眼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地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是永无止境不断向前发展的事业,也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发展的事业。必须勇于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推动理论创新,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认识。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更加系统、全面、与时俱进,用理论的真理光芒照耀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行之路。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着眼于实践创新,推动现代化事业不断打开新局面、创造新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要着眼于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鼓励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积极探索立足自身特征的现代化范式,充分激发全社会崇尚创新创造的风气,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性和实践特色的现代化典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着眼于制度创新,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制度体系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现代化发展效能的根本支撑。要健全完善中国式现代化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善于总结地方现代化建设中成功的经验模式并将其提炼上升为制度范式。要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永葆中国式现代化的旺盛生机活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着眼于文化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续而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灵魂和生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和文明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要把文化创新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软实力和精神动力源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用更全球化、创新型的文化作品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的现代化故事,传播好中国的现代化声音,展现成熟、自信、积极的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形象。

      守正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与和实践创造的重要方法论遵循,既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化传统相承袭,又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相贯通。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在创新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寻求突破、扬帆远航。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正、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新、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以守正为创新凝心铸魂,以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守正不渝、永葆创新活力,促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福建日报》2023年05月30日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