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评论
    推进“三融合” 构建高校思政工作大格局
    发表时间:2023-05-29 来源:党建网

    推进“三融合” 构建高校思政工作大格局

    吴雄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当前,高校党务思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三支队伍融合,阵地资源融合,考评机制融合,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支队伍融合,有利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高校的党建思政工作团队。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高校的党务思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辅导员队伍逐渐壮大,业务能力逐渐增强,工作水平逐渐提高。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称《工作方案》)指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好“大师资”。近年来,高校加大了师资建设力度。一是壮大了队伍。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指出,相关的学科优秀教师、党政管理干部、辅导员可以转任思政课教师。二是提高了质量。落实国培、省培、校培计划,对于积极提高学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在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推荐时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支持力度,单列计划和指标。三支队伍融合,有利于产生队伍建设“1+1+1>3”的效果。

      阵地平台融合,有利于整合中国式现代化高校的党建思政工作资源《工作方案》指出,要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要将党的创新理论和革命传统等红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和品牌及平台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深度融合,搭建大资源平台。充分运用高校的党员活动室、党史学习教育展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校史馆、博物馆等阵地资源和社会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既可以用于开展党务活动,又可以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可以用于行政工作。阵地平台融合,有利于产生资源利用“1+1+1>3”的效果。

      考评机制融合,有利于考核中国式现代化高校的党建思政工作效果。高校党团建工作考核、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考核、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考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安校园)建设考评都有考核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多项考核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多项考核建议合在一起分模块同时进行,考核结果同时作为高校年检、本科合格评估、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的使用指标之一。年度一次性“大思政”考核,既可以减轻高校的负担,又可以提高高校主管部门的工作效率。考评机制融合,有利于产生检查成本“1+1+1<3”的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三融合”将党的建设工作融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各环节,贯穿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实习实训等工作中去,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合力,助推高校“大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形成“大思政”工作的大格局,开创思政工作新局面,进而有利于高校高质量发展、快速发展。

     

      (作者系江西服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