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评论
    乡村党员干部逐梦乡村振兴要练“三气”
    发表时间:2022-08-05 来源:党建网

    张国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虽然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乡村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要补足“底气”、练就“静气”、铸造“锐气”,补齐短板弱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强化理论武装,补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底气。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有很多乡村党员干部不重视对理论的培训与学习,认为乡村工作只需注重务“实”,忽视理论学习、忽视务虚,这就容易导致“本领恐慌”。乡村工作包罗万象、错综复杂、细致琐碎,只有学懂、弄通、用好党的创新理论,才能培养我们的辩证思维,提升我们的科学认知,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党员干部要养成勤于、善于学习理论的良好习惯,主动给自己“加油充电”,从党的各项理论方针政策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修养,补足自身底气,厚积而薄发,把理论学习成果积极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实效。

     

      涵养为民情怀,练就“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静气。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有的乡村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认识管理与服务、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没有真正将百姓放在心上,容易出现脱离群众的现象。乡村党员干部接触群众最多,面对的群众工作最具体、最复杂,最需要保持好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缔结好“鱼水之情”。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从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中汲取前行力量,培养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要稳得住心神、扎根沃土“沉下去”,管得住行为、生根发芽“长出来”,守得住清白、枝繁叶茂“壮起来”,长成真心为民的“参天大树”。要以民为亲、拜民为师、为民谋利,带着责任、带着亲切、带着朴实,走到群众之中,真正倾听民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永葆奋斗姿态,铸造“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强有力队伍,是农村工作的“战斗员”。党的堡垒坚固,人心就不会散;奋斗的劲头在,发展的脚步才不会慢。乡村党员干部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困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挑战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败挫折要勇敢担当,面对歪风邪气要坚决斗争,真正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要时刻保持奋斗姿态和昂扬斗志,不摆花架子、不做面子活、不当“传话筒”,能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把党中央、省市县在每个领域、每个环节、每项工作上的决策部署抓具体、抓深入。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乡村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发展的接班人,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勇于啃最硬的骨头、勇于接最烫的山芋。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对历史、对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勤恳履职,书写乡村振兴深远而广阔的未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肇东市委组织部)

    网站编辑:孟 雅睿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