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最美人物
    “护童天使”刘莹:为了孩子,她的脚步一刻不会停歇
    发表时间:2022-07-27 来源:中国妇女报

      与刘莹通话时,她正在组织一个夏令营的开营活动,“参与夏令营的是一些涉案孩子,半军事化的训练主要是为了规范培养良好的习惯。”电话那头,刘莹的语速很快。虽然离开家乡吉林已10多年,但刘莹东北口音的辨识度还是很高。在匆匆聊了几句后,她急迫地回复记者,“孩子们这边有很多事,我要去忙,采访回头再约。”

      作为江西省乐安县人民检察院鳌溪检察室主任,刘莹在当地有“护童天使”的美誉,她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刘莹姐姐工作室”在关爱未成年人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令人动容。

      刘莹的性格中有着倔强不肯服输的因子。在检察系统,刘莹以“能打抗摔”出名,很多人都以为她是学体育或者警校毕业。2011年,刘莹来到检察院工作,当她带着满腔热忱去上班时,却发现学中文专业的自己和司法干警要求的“体能过硬、技能过硬、业务过硬”一点不搭边,她曾自嘲“除了‘热情过硬’啥都没有”。但她从零开始,勤学苦练,很快成长为工作的行家里手。

      刘莹的大部分工作是面对大量的案件和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经历多了,复杂的案子她也能从容应对,但唯独涉事涉案的是未成年人时,会忍不住叹息“如果我是那个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刘莹记得有一次在配合同事办理一起未成年人案件时,接触到一个被侵害的小女孩。面对检察人员的询问,小女孩脸都憋红了,就是不开口。沉默良久后,小女孩哭着说,“姐姐,我不知道身体那个部位叫什么?”当时,她感到心里强烈的疼痛,这个孩子的表现正是儿童性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缺失的一个缩影。

      “每当想起我们去到受害孩子的家中,小孩子躲起来又偷偷开一条门缝看我们的眼神,孩子母亲哭得声嘶力竭的绝望神情,那一刻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做点事。”刘莹说。

      2018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一号检察建议”,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也是在当月,乐安县检察院党组将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的任务交给刘莹。

      本就准备主动请缨的她,开始认真学习,翻阅未成年人保护法、查找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课件、看典型案例分析、看全国各地未成年人保护经验做法、和未成年人检察科的同事们调阅往年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卷宗,进社区、进村组、进学校开展调研、座谈,掌握实际情况……此后的一年多,刘莹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下来。

      “无论是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还是一名女性、一位母亲,我都必须去做并且尽全力做好这件事情。”刘莹和志愿者一起,连续奋战,将一年多开展法治教育的心得形成工作总结,调取近三年本地涉未案件形成调研报告。两份材料对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等进行全面分析,摸清了全县未成年人群体数量、男女比例、城乡分布、留守儿童状况等翔实数据,并建议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未成年人。

      建议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20年8月4日,“刘莹姐姐工作室”应运而生。这支由300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网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网。

      “刘莹姐姐工作室”成立后,为了让孩子们听得懂、学得会儿童自护知识,她们将严肃的法律知识转化成歌谣,还创新编排了唱跳结合的防性侵自护操,“宝宝有个小肚肚,上上下下要保护。如果有人向上摸,大声说出‘不不不’……”目前,在家长的强烈建议下,这套儿童自护操已经作为当地低年龄段孩子课间操的一部分。

      刘莹和她的团队通过线上培训、线下宣讲、网络直播、送戏下乡、支教等活动,积极为保护未成年人发声,截至目前走遍了全县200个行政村(社区)、181所学校,开展各类法治宣讲1100余场次,覆盖了全县31万人次,依法办理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和司法救助案件多起,帮教和心理辅导260余人。最高检先后两次全程直播报道工作室工作纪实,相关微博阅读量近6000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