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最美人物
    高原上盛开的扶贫之花 青海省果洛州脱贫攻坚一线建设者的故事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劳动报

      “天上果洛,格桑花开满了你的山坡,牧鞭下流动的羊群,是不是天空中漂泊的云朵……”动人的歌声唱出了果洛优美的自然风光,也讲述了当地的特殊自然风貌——位于青海省东南部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也给当地脱贫攻坚带来了难度。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一批批脱贫攻坚一线的建设者们前赴后继,付出他们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让曾经的贫困旧貌换新颜,让扶贫的格桑花开满果洛。

      

      从迟疑到坚守 

      脱贫攻坚在冰天雪地 

      2015年11月,188支扶贫队伍为了夯实脱贫攻坚战基础,迎着刺骨的寒风,克服高寒缺氧,深入乡镇村社、走家串户,和牧民群众谈心谈话。马国兆和袁卫东,两位新任的扶贫干部就在这188支扶贫队伍之中。

      时钟稍稍向前拨动,2015年10月8日接到通知后,素不相识的二人却因同样的原因犯了些难——马国兆的爱人即将退休,母亲刚刚去世不久,孩子也面临高考,三方面都有压力。袁卫东的情况也很接近,父母都是80高龄,爱人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当时,马国兆即将派往久治县白玉乡白玉村,而袁卫东则被派往甘德县青珍乡龙尕尔村。

      没成想,两年半的一期扶贫结束后,与同期众多“战友”一样,所在地不同的两人纷纷选择了坚守,到今年已是在扶贫一线坚守了5年的老兵。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坚守?

      扶贫的第一项工作是入户调研,走访当月正逢冰雪封山,很多地方汽车摩托无法到达,只能骑马进入。不会骑马的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进了村,实地入户。1个月的时间里,扶贫队们跑遍了果洛州6县188个村,最终精准识别确认建档立卡贫困户37162人,为这场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坚定了两人留下来的决心。

      “当地村民认为扶贫干部下来时间短,不一定能安心扎根。”袁卫东回忆,自己遇到的第一个考验,正是来自村民。当时,村民们对新来的书记并不信任,提出村里缺一个卫生所。袁卫东当即行动,在半年时间里四处筹款,最终募得资金43万,为村里建成了第一个卫生所,村民们一般的取药需求可以不用翻山越岭去乡上。这也让袁卫东下了决心:两年半太短,一定要再留下来,做出点实事。

      在果洛州,扶贫工作或有不同,但也有一些相近的困难,这也从二人的回忆中得到验证:扶贫村位置偏僻,有时只能依靠马匹进村,遇上游牧的贫困户草场转场,两户之间甚至可能间隔百公里;与当地联点干部沟通,藏语碰上汉语,一句话要反复表达……克服这些困难的办法简单却也复杂:投入时间。如今,两人的马术和藏语都突飞猛进,正是五年在基层浸泡的“成绩单”。

     

      从质疑到坚信 

      脱贫攻坚在群众心里 

      扶贫时遇到的第一次雪灾,让袁卫东收获了当地村民信任。当时,物资无法进村,袁卫东成立马背应急小分队紧急运送物资。其间,因积雪太厚,袁卫东从马背上摔下来,但他依然坚持三天,直到物资调配完才回乡治疗。因为这件事,袁卫东留下了个病根,每每过度劳累就会感到头晕,但也因此收获了当地村民的信任。无独有偶,2018年5月,马国兆驾私车前往果洛州民政局联系救助物资途中,因下雪路滑而侧翻,事故使18万元的轿车彻底报废(保险过期),他个人也因受伤被护送回西宁治疗。可在西宁待了7天,伤还没好,他就在妻子的陪同下回到村里,被同事们称为“夫妻扶贫工作队”。

      相似的经历,让脱贫攻坚一线的建设者们深知脱贫攻坚要走进当地居民的心里。2017年,袁卫东走访时发现一户人家,夫妻二人靠救济过活,对工作的热情不高,对村干部的态度也较冷淡。但说到家里的具体情况,大家都不清楚。于是,他带着包队干部一起到家里走访,发现二人有一个两岁的女儿,不仅不会走路和说话,头也在一天天变大。由于曾在残联就职,袁卫东多方了解后得知孩子得的是脑瘫,便多方联系帮助孩子康复治疗,经过一年多训练,孩子已可慢慢走路。“这件事对他们的改变很大,夫妻两人从最落后的一个家庭变成了最主动的家庭,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布置的工作都按时完成。”袁卫东告诉记者,目前丈夫在村里做公益性岗位,妻子则在饲草基地工作,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从原来不到2000元目前已有1万多元。

      

      从致贫到治贫 

      脱贫攻坚在“药到病除” 

      “问题一个接一个,手往哪里伸?”马国兆扶贫之初,也曾产生过迷茫,在和当地牧民不断交流中,他慢慢摸索出一条道路——精准扶贫要从思想观念入手,改变群众的精神层面,腰包自然也能鼓起来。在白玉村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十分常见。当地有一种肝包虫病,又被称为“虫癌”,与卫生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2016年年底,马国兆向“虫癌”挑战:一方面由政府出面大量宣传,鼓励村民到正规医院看病,并邀请省医院的专家为适宜做手术的病患进行手术。另一方面花大力气整治河道等环境,又让村里的8户贫困户组成环卫队,承包乡上的环境卫生,改变原有的脏乱差环境。他把享受政府财政供养的43名草管员、林管员、湿地管护员、民间兽医等纳入“十户长”,其中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环境卫生督查,并协助乡党委、政府以及村两委开展政策法律宣传、外来人员管控、矛盾纠纷排查、控辍保学等基层工作。贫困户阿布杰怎么也想不到,49岁这年,他签下人生第一份就业协议,当上了草原管护员。自打有了这份工作,每当下雨下雪,阿布杰都第一时间骑上他的摩托车赶往草原深处,进行巡山护畜、环境整治和牧户危房改造项目的督促检查。

      袁卫东所在的龙尕尔村,黑土滩占全村土地面积的50%,这是导致当地贫困的恶劣自然条件之一。由于语言不通等诸多原因,走出去对当地并不是创造就业的好办法,因此袁卫东借助上海援建的机会,在黑土滩上打造“饲草基地”,借助当地5369公司,在黑土滩种植多年生燕麦,为当地创造岗位。在白玉村,马国兆在生态治理上也选出80户草场“黑土滩”面积较大的牧户,发动每户种植燕麦0.67公顷,2019年在县级联点领导的扶持下,争取上海援建资金10万元,种植多年生牧草和当年生燕麦2000余亩,牧草长势喜人。

      “企业建在家门口,打工不再往外走;政府铺就脱贫路,足不出户能致富。”一句简单的赞扬,背后是许许多多像马国兆和袁卫东一样的扶贫“第一书记”。他们把根扎在了一片片曾经贫困的土地里,最终在高原上绽放扶贫之花。(劳动报记者 张锐杰)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