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先锋模范
    一群奔走田间的“土医生”
    发表时间:2021-12-03 来源:光明日报

        初冬霜寒,大地苍黄。江苏省宿迁市南蔡乡的蔬菜基地绵延近千亩,一群身着白大褂的师生正在给土壤做“体检”。这是来自扬州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青年党员,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们为“土医生”。2017年至今,每逢换季,他们都会来到这里为农田“把脉开方”,原本“绝产”的土地也因此重获了绿色希望。

        这是全国首个致力为“患病”土地问诊治病的公益团队,也是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之一。成立至今,团队将支部“搬”到田间地头,足迹遍布全国350余个村庄,依托专业知识帮助6000余户农民,累计修复农田20000余亩……

     

        支部搭桥,打通“兴农壁垒” 

      蔡以凤是资深的大棚种植户。4年前,家里30亩大棚突然“绝产”了,他急得直冒汗。

      是什么让原本肥沃的土地寸草不生?

      当年11月,扬州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来到苏北实习,见到了一筹莫展的蔡以凤。他们对农田进行了采样化验,结果发现,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超标近20倍。

      “这是典型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现象。”学生党员吴晶介绍,大棚缺少雨水淋洗,肥料等随蒸发水移到土壤表层,日渐在表层积累。农民不明所以,通常会加大施肥量,结果就会陷入“越施肥越不长,越不长越施肥”的怪圈。当前设施大棚、多膜覆盖等新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但在不少地区,缺乏专业知识的农民很难吃透新技术。

      怎样打破技术推广与生产实践之间的实施壁垒?吴晶琢磨着,高校有充足的人才和技术,是否可以依托专业型党支部,架起技术服务的“连心桥”?2018年7月,师生们依托该支部成立了全国首个“土壤医院”公益机构,专门致力于农田土壤修复工作。

      4年来,团队辗转于田野、图书馆与实验室之间,走遍山区问诊、顶着烈日采样、熬过通宵实验……青年党员们一点点积累、一轮轮实验、一步步改进,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农业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并从无到有,开启了专业化土壤公益诊疗服务。

     

        党建铸魂,厚植“青春沃土” 

      农业生产是一项极其艰苦的行业,尤其是土壤采样与检测,更是每天“以土为伴”。但在该支部,几乎每个人都以“吃土”为荣。短短4年内,团队由最初9人发展到70余名本硕博一体化的党员攻坚团。更有40余名党员,毕业后毅然“以土为业”,投身农业生产一线,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为什么这群95后甚至00后对土地饱含深情?

      早在团队成立之初,支部书记居静就有了将党支部建在社团上的构想。支部结合学科特点、行业特征和人才培养需求,创新构建出“五色土”党建工作法,即将“红色基因”与“橙色公益”相融合,培育“白衣天使”聚焦“黑色土壤”修复难题,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学生给大地问诊,大地也滋养着学生成长。”居静介绍,支部创新“三会一课”,引入情景式教育,将“情景党课”开设到田间地头,选派优秀党员在生产一线蹲点试验,把课题带到田埂上,开拓出以党建强科研、以科研促发展的新局面。

      4年来,党支部坚持“党建+实践+创新”一体化推进,激发学以致用、服务乡村振兴的强大磁场。支部以“土壤医院”为载体,聚合校内外土壤修复的公益力量,辐射带动2000余名大学生参与到农业技术的宣讲与科普活动中。党员们更是躬身力行,足迹遍布江苏、安徽、贵州、湖南等全国10多个省份,牵头开设10家地方土壤分诊所和1家土壤智慧诊疗中心。

     

        党员担纲,誓让“大地生金” 

      新时代的农业人才不仅要知农爱农,下得了田,更要能进得了实验室,打得开市场,挑得起大梁,强农兴农。

      2020年底,在原有学科优势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扬州大学土壤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前院后所”的经营模式进一步细化了土壤修复流程。至此,以支部为中心,一条串联土壤诊断、科研攻关、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农业技术服务链条正式贯通。

      这些年,“土医生”们围绕土地修复,跑遍了全国350余个村庄,采集分析样本近5000份,并建立起全国最为完善的样本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开发出3类土壤改良产品,申请到国家发明专利13项,完成20000余亩土地修复,让一片片原本枯萎的土地重生绿色希望,孕育出金色梦想。

      深耕党建沃土,誓让大地生金。支部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并先后获评第九届“母亲河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荣誉;团队1人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9人次获国家奖学金,132人次获得校级以上荣誉。

      “成绩的背后是青年一代奋力担当的生动写照。”学院党委书记陈克勤回忆说,最远一次问诊是在贵州省镇宁县的偏远苗寨,青年党员们凌晨4点出发,走3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一个村镇,再去问诊、调研、解惑、采样……无论是奔走在田间沟头,还是泡在实验室里化验分析,他们始终把党员的责任牢牢扛在肩头,以青春之我,唱响一支嘹亮的青春之歌。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张运)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