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浙江省委宣传部课题组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一场关乎主流媒体生存的背水之战。浙江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机遇依然存在、市场依然广阔、受众需求依然强烈,不应循规蹈矩、不能自我设限。
1.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旗舰。对标头部商业平台,做强做大新型主流媒体旗舰,推动建立以移动端为核心的新组织架构,以新模式新理念打造重大传播平台及新媒体客户端,规划建设一批地方“传媒舰队”。全面抬升新媒体平台管理层级,真正把新媒体客户端作为策划、编发、运营的主体,实现传媒内容从端到报、台的新输出模式,真正在移动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引领用户。
2.改进优质内容生产供给。积极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改革,让正能量好声音成为“流量密码”。撬动主流媒体重构话语体系,推进宣传系统文风转变。打破传统媒体内容生态,加大优质IP培育力度,完善以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OGC(职业生产内容)为核心的内容体系。改进评论区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不要“一关了之”,鼓励增强评论区开放性,形成内容互动和反馈机制。
3.强化技术研发。将技术作为关键因素和重要动力,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坚持“开门办技术”,迭代深化以大数据为支撑、以人工智能为驱动、以主流价值为导向的算法,在各级主流媒体推广应用。推动融媒体技术公司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产权转让、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与非国有企业股权融合。支持各级媒体单位建立技术与采编紧密协作的工作体系,在用户画像、数据抓取、精准推送等方面赋能增效,让内容和技术完美融合、产生聚变。
4.推进新一轮媒体融合发展试点。坚持以减法做加法,削减合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各级各类媒体,聚焦建设大平台投放优质资源,形成“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媒体资源整合融合上进一步深化改革,选取一些基础较好、勇于探索的地方,作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试点,支持在新型传播平台建设、地方融媒体和政务新媒体集约化管理、省市县媒体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先行探索,在政策和资源上加大倾斜力度、予以支持保障。待改革成熟后,推广相关经验。
5.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支持各级媒体打破传统行政体制,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等原则,实施与内容生产机制相适应的选人用人市场化改革,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鼓励拿出一定管理岗位公开竞聘,通过因事设岗、以岗定薪等方式,打开互联网企业人才向国有传媒集团交流通道。推行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等中长期激励,激发国有传媒集团产业活力和发展动力。
6.重塑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各地党委政府将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作为对国有传媒企业考核评价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价值实现和转化路径,建立传媒集团社会效益核算体系,推行移动优先、内容为王、流量说话的考核评价机制,将主流媒体的点击量、转发率、有效触达率等作为重要指标。推动各地在绩效考核中,把媒体融合研发费用投入视同利润,激励国有传媒企业敢于也愿意在融媒体改革和重大传播平台建设项目上加大投入。用好媒体融合指数,科学量化考评媒体融合发展情况,倒逼传统媒体加快改革步伐。
7.设立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投资机制,整合各级各类媒体融合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基金,设立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以融媒体技术、内容和生态建设为投资方向,控股或参股科技企业、文化企业,进一步推动传媒和资本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