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文化大观
    让校园图书馆成为文化育人新阵地
    发表时间:2022-08-12 来源:光明日报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查阅资料、获取知识、拓展思路、陶冶情操的第二课堂,在文化育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帮助大学生夯实文化自信、塑造正确三观的重要抓手。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始建于1948年的辽宁大学利用现有的资源与优势,充分挖掘学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功能与作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动力。

     

      夯实多元的文化育人服务基础

      图书馆在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知识的传播、文化的弘扬等重要职责。学校高度重视阅读推广工作,以图书馆作为理论知识的重要支撑,着力建设思政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夯实多元文化育人的服务基础。

      学校在2021年度高校思政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入选教育部2020-2022年高校思政课建设项目1项,入选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报送的案例入选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案例,并被授予“辽宁省教育系统雷锋式学校”等称号。

      学校持续进行阅读推广工作,强调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先后举办两季“百名教授荐名著,万名学子读好书”活动,要求学子肩负“以学立身、读书致用”的使命,“以书怡情、以书解惑、以书启智,不负春光、共享书香辽大”。

      学校开设“藏智启思读书会”“浸润书香讲坛”等多个品牌活动,以新颖的形式带领大学生们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探求红色经典的当代意义。定期举办辅导员基地博士读书报告会,报告主讲人与与会同学交流读书心得,针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讲座,引导同学们好读书、读好书。

     

      拓展丰富的文化育人实践载体

      提供充足的文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主要方式。学校科学规划图书馆的馆藏,优化图书馆资源的品质,着力拓展丰富的文化育人载体,全力发挥图书馆文化传播与文化熏陶的作用。

      为方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学习,图书馆延长开馆时间,并在寒暑假开通“读秀学术搜索”漫游服务,满足学生们在假期查找文献信息的需求。“图书馆一小时讲座”详细解读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渠道与方法,帮助学生获取文献原文。

      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读书节,坚持以经典阅读为核心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身上更好传承与弘扬。学校以“共读微应用”为抓手,推出“30天共读计划”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们参与“每日图书阅读”,累计阅读时长,坚持阅读打卡;鼓励学生积极撰写阅读书评,与书友们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感悟;开设“‘互联网+’时代中的经典阅读”,提升大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校园环境

      优秀的阅读文化、读书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终身爱读书的好习惯。学校十分重视文化环境,着力营造优质校园风气,以浓郁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写作活动之中。

      学校举办“辽语读书分享会”主题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共同进行模式,结合影视剧、网络书评等相关素材,通过每周分享一本书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读书。学校承办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英语挑战赛写作大赛、阅读大赛等比赛,学校学生获得特等奖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在“第四届辽沈最美翻译官”演讲比赛中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学校举办“逐梦百年路”红色主题油画作品展等一系列艺术作品展览,将展览打造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找寻红色记忆,在追寻先辈足迹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传承不息。

      学校设立“十大悦读之星”荣誉称号,对爱读书的学生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鼓励并激发大学生的阅读热情。

     

      构建优秀的文化育人教师队伍

      新时代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掌握过硬的实践能力,更要具备向上的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新时代文化育人的主力军与生力军。学校十分重视师资建设,通过外引内培等方式打造了优秀的文化育人教师队伍。

      学校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成立人才引进办公室,高端人才引育工作取得突破,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比例显著提高。学校先后召开多批青年拔尖人才座谈会,强化人才服务意识、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青年人才干事创业做好服务保障;定期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要求广大教师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己的政治素质、涵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彰显优秀的师德师风、练就高强的教学本领,成为优秀人才培养的最强动力。学校率先实行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的“三单”政策,设立“教学型”教授岗位,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加大教学权重,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区,给予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

      学校不定期举行“与经典对话与时代同行”读书备课会,集体研读经典著作,分享学习心得,使“读—学—研”教学方法落地生根。学校教学团队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荣誉,辅导员入选2021年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候选人,校团委被授予2020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光明日报》2022年08月12日 (作者:李永添)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