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文化大观
    古典诗词的意蕴之美
    发表时间:2021-12-03 来源:学习时报

    高玉敏

      

      中国古代文学素来重视塑造意合之境,在写意过程中强调留白。留白就是要“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要给作品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使其蕴含更大的张力,使读者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中获得审美感受,这一点在古典诗词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景语即情语,寓情于景

      元代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耳熟能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它勾画了一幅苍凉的画面:枯藤、老树、乌鸦,小桥边流水汩汩,人家嶷然孤立;荒村古道上,瑟瑟秋风中,一匹瘦马;夕阳西坠,断肠人踽踽独行。全文的精妙之处在于,没有一个“秋”字, 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之景;不用一个“思”字,游子乡愁与忧思却写得淋漓尽致,正是《二十四诗品》中所推崇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整首作品集中描写了九种事物,而动作性的语言表达只有“夕阳西下”和“断肠人在天涯”两句而已。作品名字叫《秋思》,九种静态意象都是以“秋”为内核,带着“秋”的典型特征,又以“思”为思想主线,动静相生、情景交融,将羁旅行役的酸楚表达到极致,无可复加。

      类似还有唐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宋代梅尧臣曾说,好诗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温诗也恰是如此,以六种景物白描出踏霜早行的凌晨之景,使宦游漂泊之感自然而生。另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在景物组合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时间顺序。朋友乘舟渐行渐远,送行人一直伫立江边,依次看到了“孤帆”“远影”“碧空”,目送朋友远去,此境烘托出惜别的深厚友情。

      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语”多由事物多彩呈现,“景语”能够表达“情语”,也就是诗境的生成,关键在于阅读者自身有着民族文化的背景,当他读到这些事物时就会超越语言本身的语法特征和语序排列,联想到意象中沉淀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形成“情语”。

     

      静中有动,张力无限

      流传千古的名家诗篇,字里行间无不充满张力。古典诗歌受字句限制,创作中离不开“炼”字。如五言诗、七言诗要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个词的作用,不能浪费笔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结合文学意象内涵丰富的特性,使得“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杜甫赋诗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也曾写过:“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贺知章《送人之军》:“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一个“秋”字写出了夏天的边草由于气候寒冷开始慢慢泛黄的景象。对比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草感知秋意和鸭感知春暖,性质相似,只不过一个是用名词“秋”而联想到秋天草色的变化,另一个是直接用动词“知”,异曲而同工。但“秋”既有“秋”的内涵,又有变的过程化动作,融动静于一体,动静相生,似乎比拟人化的“知”,更令人回味。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据说在“绿”的位置上,作者先后用了“过”“入”“满”,最后才确定了“绿”字。“绿”既有春天的颜色,又有春风的流动。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中的晴光使鸟喜悦地鸣叫,澄澈的深潭使人心中的杂念消失干净,“空”表达了杂念全消的静心状态。这样的诗词佳句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用疏野广阔,天将树压得很低,映在江水中的月亮离人很近写日暮时刻的苍茫无限。严维《酬刘员外见寄》:“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用柳塘春水慢慢流动,花坞的夕阳缓缓坠落写江南水乡恬静悦目的生活。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樱桃变红了、芭蕉变绿了写春意已深,夏日将至。这里的“低”“慢”“红”“绿”都不是动作,但是却让读者心领神会产生更多丰富的联想。诗句既有画面感,又有连贯性和动态美,内涵得到极大丰富。

     

      错落有致,韵味更生

      在诗词中,韵语的使用有错位的现象。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按照实际的表达顺序应该是“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这首诗是杜甫回忆长安美好景物的作品,他把自己最关心的事物“香稻”“碧梧”放在句首,采用了错位的手法,表达了(长安)的香稻不是一般的稻,是鹦鹉啄剩的稻;(长安)的碧梧不是一般的梧桐,是凤凰栖息的梧桐的诗意。清代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鹦鹉”“啄”“香稻粒”“凤凰”“栖”“碧梧枝”这些词虽然顺序变更了,但是诗句所建构的画面却没有受到影响。苏轼《汲江煎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前一句写的是煎茶时,底部的茶末滚上来翻出了白色的泡沫;倒茶时,茶水倾泻到茶碗里像风吹过松林发出的松涛声。按照常规的表达,这两句应该说“煎处(时)(茶)脚已翻雪乳,泻时忽作松风声”。而作者把“雪乳”“松风”提到句首更强化了逼真的形象,使图画感更加突出。另如:郑谷《慈恩寺偶题》:“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应该是“秋苑鹿林下听经,夕阳僧江边扫叶”。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六:“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应该是“晴浴狎鸥处处分,雨随神女朝朝下”。无论在语句上如何错位,都不妨碍读者对画面内涵的理解,而且有时候诗人有意识地造成错落,反而比顺序手法更强化了画面的生动性和音律的节奏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遣词造句、锤炼文字是古代诗词大家们的基本功。他们以精雕细刻赋予诗词佳句超出本身内涵的丰富意味,产生了特有的“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蕴之美。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