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文化大观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读王宏甲长篇报告文学新作《走向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1-03-04 来源:党建网

    张 陵

      

      决胜脱贫攻坚战役刚刚结束,乡村振兴战役又打响。新征程呼唤新作品,作家王宏甲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走向乡村振兴》恰逢其时。作品抓住贵州省毕节市和山东省烟台市的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的基本经验,通过讲述故事展开描写,不仅传递出新时代发展变化的新信息,而且以作家独有的一以贯之的思想,直面“三农”问题最尖锐最根本的矛盾冲突所在,深入思考新时代乡村振兴深层次的问题,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王宏甲的每一部作品都体现出作家思考的特点,都闪耀着作家勇于思想勇于探索的光芒。然而,他的思想是“深入生活”得来的,从老百姓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用作家的话,就是说,用脚走出来的。

      贵州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作家深入生活的主基地。作家在这片贫困的土地上感受着人民生活的贫困,思考着“三农”问题的严峻性;也在这片贫困的土地上感受着人民“摆脱贫困”,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奋斗精神。2015年王宏甲走进了安顺市的塘约村,这个曾经贫困的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为农民们高兴,也为自己高兴。困扰他多年的“三农”问题的思考,在塘约村找到了答案。他认为,能让塘约村脱贫,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最根本的一条,那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把农民们重新组织起来,改变了以往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的生产状态和生产格局。这一改变,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空间。于是,他急切以这个发现为思想之魂,写出了一部报告文学《塘约道路》。这部作品篇幅不大,社会影响却空前。“重新组织起来”这个通俗浅白的说法,说到问题的点上,引发了许许多多农村基层一线干部的强烈共鸣,塘约的脱贫模式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走向乡村振兴》的主题思想与《塘约道路》一脉相承。作家把“组织起来”的思想继续深化,延伸到整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而当年曾经坚定支持塘约村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的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则成了这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的主人公。周建琨在贵州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决胜时刻担任牵动贵州脱贫攻坚全局的毕节市委书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周建琨把毕节摆脱贫困斗争的经验和干部们的智慧集中在一起加以归纳,提出了“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的思路,升华了“塘约模式”,丰富了“塘约经验”,开辟了毕节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而在作家另一个深入生活的基地,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山东省烟台市,一个深受《塘约道路》一书深刻启发的组织部长于涛,认识到把人组织起来就好办的道理,提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思路。周建琨和于涛的思路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字:“党”。组织起来,重在党建,党的领导,才能破解难题,才能使农民真正“组织起来”。来自实践一线的思想引导和充实了作家的思考。

      用作品的话说,最伟大的资源就是组织起来的人民,最辽阔的资源是集中起来的土地,党组织把二者组织起来共同致富,就是创造奇迹的根本。而这些支部书记的故事,解开了一个常常令人不解之谜,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这个党走过了艰难曲折的一百年,就是永葆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不谋取私利,从来不是利益集团。大道至简,但非常深刻,就是永远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敬畏人民,才能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才能组织起人民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作者系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