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文化大观
    矢志奋斗、奉献祖国,让青春无悔、人生闪亮
    发表时间:2020-09-16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科学追求离不开精神支撑。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强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矢志奋斗、奉献祖国,是所有优秀中华儿女的热切追求与坚定志向。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光明智库特邀四位各领域青年代表,讲述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的故事,并请两位老一辈科学家结合自身经历谈感悟、勉后学。 

      矢志奋斗、奉献祖国,让青春无悔、人生闪亮 

      北京,市民在参观“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展。燕翔摄/光明图片 

      【青年心声】   

      青春与伟大“相遇”,梦想便落地生根 

      讲述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团委书记 田益凡 

      2019年,在国庆70周年之际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有个故事叫《相遇》,讲述的是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制而默默奉献的研发人员的故事。我也想以“相遇”为关键词,分享自己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感悟。

      这是一场青春与伟大的相遇。我是一名在城市中长大的“85后”,从小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遥想当年,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老一辈核工业人以帐篷为家、以戈壁黄沙为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这种对比,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震撼,让我深刻领会了什么才是民族的脊梁。

      这是一次两代核工业人精神的相遇。“两弹一星”前辈们的事迹让我联想到今天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华龙一号”刚起步时,外国公司曾索要上亿元咨询费,还断言没有他们的帮助中国无法取得突破。核工业人正是靠着“两弹一星”精神,又一次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成功绘制出了“华龙一号”的一张张施工图纸。9月4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首炉核燃料装载工作正式开始,这标志着工程设计施工圆满成功,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更是一场历史与未来的相遇。消散的蘑菇云,却是永远的爱国心。“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曾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内涵的“两弹一星”精神,是先辈们用生命和心血铸成的精神丰碑,激励着我们扛起使命、走向未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新一代核工业人,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嘱托,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打造国之重器,锻造国家名片,努力推动中国完成从核大国到核强国的跨越。

      矢志奋斗、奉献祖国,让青春无悔、人生闪亮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 李勇摄/光明图片

     

      航天人的征途永远是星辰大海 

      讲述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团委副书记 李宁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当今青年接收的信息如此丰富,为什么“两弹一星”精神带来的震撼仍无可比拟?

      我想,这是因为“两弹一星”精神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代表着我国的国防实力,体现了我们的民族底气。这种精神,来源于老一辈国防事业奠基人以身许党、矢志报国的崇高精神追求,来源于国防科技事业发展过程中柳暗花明的科学探索,它在实践中孕育,为实践所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升华。

      今天,新时代的青年航天人如何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不断重温“两弹一星”精神,我的心中有了答案。

      要去热爱。有人曾问“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航天精神里哪一条最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热爱,如果你不热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负责、创新……”热爱可抵岁月长,青年只有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热爱岗位,才能与时代共成长,与祖国共命运。

      要去创新。总书记曾经说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为了鼓励创新,2016年起,航天科技集团成立了“钱学森青年创新基金”,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资助30岁以下青年在国防科技前沿领域进行创新性、探索性研究,激励青年人才缔造中国航天新的丰碑。

      要去历练。当前,一批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和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相继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青年理应拿出特有的锐气和干劲,投身于党和国家最需要、任务最繁重的地方,攻坚克难、建功立业。

      航天人的征途永远是星辰大海。“两弹一星”精神是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必修课”,它激励着中国航天人从筚路蓝缕走向明日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这是对全体航天人的莫大鞭策和鼓舞,必将激励我们青年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领域潜心钻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矢志奋斗、奉献祖国,让青春无悔、人生闪亮 

      爆轰试验场碑墙 李勇摄/光明图片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讲述人:第20批来青博士服务团团长、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李瑞 

      2019年12月,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20批来青博士服务团成员,我们一踏上青海大地,便集体前往海北州原子城纪念馆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60多年前,成千上万科技人员离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来到这遥远的地方艰苦奋战,建成了我国首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深切感受到先辈们无比的英雄气概和至诚的爱国情怀,充分领会了党中央号召广大青年到祖国西部服务奉献、建功立业的重要意义。

      我们第20批来青博士服务团肩负着“组团式”试点的特殊任务。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后,我们将博士服务团分为高校、医学、政企联合、经济4个小组,深度融合、协同发力,力求以“两弹一星”精神为纽带,把现职和往批的援青博士联系起来,拧成一股绳,源源不断地为青海贡献力量。

      过去半年间,我们始终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在祖国西部服务奉献,一天当成两天干。2020年除夕刚过,因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渐紧张,我提前结束休假,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我组织博士团中的11位医学博士开展讨论,为青海疫情防控建言献策。大年初五,我们就向青海省委省政府提交了《以六个有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青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医学建议》,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实效。

      我们还立足青海发展实际,组织策划了一批对地方发展有重要意义的重点项目;积极谋划“两弹一星”精神数字博物馆,为实现红色资源的跨时空永久保存、多渠道立体化传播提供支撑;主动联合派出单位,与省内外其他智库、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机构交流合作,在增强建言资政能力的同时,为青海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本土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将谨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忠诚写下新时代的青年担当。

     

      家国情怀,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底色 

      讲述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法国唯勤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洹 

      我是一名旅法华侨。我的家国情怀,来自家族记忆。我是陕西西安人,姓名中的“洹”字,来自河南安阳一条河的名字——洹水。我的爷爷奶奶是1943年从河南逃难到陕西的,爷爷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让我不要忘了故乡,不要忘了国破家必亡的道理。

      我从小就知道“两弹一星”元勋,听过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闪光的名字。当年,这些先辈抛弃了海外的优厚待遇,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远离家庭的温暖,走进荒漠高原,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他们用牺牲和奉献,诠释了“小我”和“大我”的关系;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国家的尊严与和平,换来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两弹一星”精神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底色。我和很多留学生一样,身在海外、心系祖国。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开始后,受到部分法国媒体恶意攻击。我主动对这些媒体的失实报道进行澄清,并印发传单在各大高校发放,给各大媒体和全体议员发邮件,指出这些报道歪曲事实。同年3月19日,我受邀参加法国电视二台《仲裁人》电视辩论,引起轰动。法国人表示,“终于听到了中国人的声音”。我和旅法的华侨华人留学生们集体动员,用了10天时间,组织了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华人集会。活动的口号是“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媒体不公”,上万名华侨华人留学生参加了集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十几年来,我坚持直面偏见,积极在法国媒体与社交网络平台发声,讲述中国故事,为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正名。大学时,我还积极参加中法交流年活动,兼职商业考察翻译。2013年,我成立了法国唯勤国际有限公司,跟随“一带一路”建设步伐,为中欧、中法有需要的企业提供服务,积极促进中外民间经贸交流活动。2017年,我们成立了法国陕西联合会,在法国帮助和团结陕西的华侨华人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宣传“一带一路”,逐渐成为法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北方侨团之一。

      新时代的中国,希望和世界各国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逢此时,中国青年更要秉持爱国精神,为实现伟大梦想而携手同心、共同奋斗。

     

      【老一辈科学家感言】  

      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 

      作者:韩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科研工作明确了目标。广大科研工作者要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求、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融合在一起,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温“两弹一星”研制过程,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党对人才的关怀、重视和尊重,使各类人才都能发挥聪明才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安全受到核大国核垄断、核讹诈的极大威胁,在党中央决策和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大力协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在今天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有爱党爱国之心,才有报党报国之行。1998年,我从英国剑桥大学回国后,一直从事水稻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这项研究对推动整个植物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水稻的生长季节是酷热潮湿的夏季,炎炎烈日下、泥泞水田里,考察水稻生长的性状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整个研究既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更需要团结协作。我很享受这项研究,但现在我们取得的成绩还远远不够,未来还有很多重要的、关键的技术难题要攻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为此,值得勤奋努力、奉献一生。

      青年朋友们,我们经常说,读书人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讲的就是要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感、使命感。我们的科研工作,必然不只有春风细雨,也会有狂风骤雨。今时今日,未来的不确定性鲜明凸显,我们要更加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要选择能为之奉献一辈子的事业,成为对社会、对国家的有用之才。“两弹一星”的元勋们,用智慧和热血使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今天的青年一辈,要学习和传承科学先辈的爱国奋斗精神,为国家人民奉献一切。

     

      续写科学报国的青春华章  

      作者:王菁珩(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计划与经营开发局副局长、原221厂厂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1日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总书记的高瞻远瞩使我们愈加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崛起的希望,只能建立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坚实磐石之上。这一沉甸甸的认识,曾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中得到充分印证。

      60多年前,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开展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研制。诞生在青藏高原金银滩上的221基地,成为我国核武器事业首先立功的地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相继在这里研制成功,金银滩草原因而成为铸造“两弹一星”精神的熔炉、孕育“两弹一星”精神的摇篮。

      221基地,是中国知识分子楷模、“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朱光亚、邓稼先、于敏、周光召、陈能宽等科学家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怀着对祖国深深的爱,来到这万古荒原,隐姓埋名,奋斗终生。可以说,中国人是用精神的原子弹——忠诚、信念、意志、士气,创造出了物质的原子弹。

      作为221基地“两弹”技术突破的亲历者,尽管时光过去了50多年,但每当我回忆起那段难忘岁月,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在那样一个艰苦年代,会出现那么多自主创新的原创性成果,出现如此多的优秀科学家?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很好地把精神力量与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实践中结出丰硕成果。

      人才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力量源泉,任何时候都是国家最重要、最紧缺的战略资源。要着力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推动创新团队建设。要强化责任意识,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推出更多更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要努力培养一支思维敏捷、作风顽强、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的青年高素质人才队伍。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我国面临着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创新高地的时代课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科技创新发挥战略支撑作用的紧要关头,我们期待着,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勇立潮头、潜心钻研、聚力攻关,将“两弹一星”精神转化为不断进取的永恒动力,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在新时代续写科学报国的青春华章!

      (本版访谈对象均来自9月7日青海省委组织部和青海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青年英才论坛)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罗旭、王斯敏)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