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红色经典
    一枚布币讲述长征故事
    发表时间:2023-04-20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张博

     

      在红军长征队伍中,小战士是一个特殊的战斗群体,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红小鬼”。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是革命信念非常坚定。他们经历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勇敢前行没有退缩,在漫长的长征路上日夜兼程,爬雪山、过草地,完成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万里长征。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见证“红小鬼”参加长征的文物,它就是红四方面军“红小鬼”杨世才在长征时留给母亲的一枚川陕苏区布币。

      

       这枚布币的币值为“叁串”,是当时在川陕苏区流通的货币,也被称为“红军票”,由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发行。红军之所以印制布币,是因为制造纸币所用的道林纸在川陕革命苏区非常稀缺,无法实现大规模印刷,而布匹的供给相对容易。

      

       1935年3月至4月,红四方面军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强渡嘉陵江,向川西转移,踏上艰苦的长征之路。听闻红军要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消息后,许多红军战士家属前来部队看望送别。年仅12岁的“红小鬼”杨世才的母亲,连夜辗转来到红军所在的旺苍坝。她见到杨世才后,忍不住劝儿子回家。在部队接受过锻炼的杨世才拒绝了母亲,他坚定地说:“我要革命到底!”看到儿子决心已定,母亲没再勉强。临别时,杨世才将一枚面值叁串的布币塞到母亲手里,作为她回家的路费:“娘,等我们胜利了,我就回家看您……”

      

       自此,母子二人失去了联系,十几年杳无音信。纵使生活艰难,杨世才的母亲也一直没舍得花掉那枚布币,精心将其保存下来,把它当作对儿子思念的寄托。

      

       1950年,四川解放,在枪林弹雨中存活下来的杨世才,开始寻找苦苦思念的家人。参加长征时,杨世才还小,他只知道家乡在四川,其他都记不清了。他通过一起参加革命的战友,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家乡——内江市楠木寺村。同年12月,杨世才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杨世才的母亲见到儿子后激动万分,她从家里茅草房的墙缝里取出一个竹筒,将里面藏着的那枚布币交还给儿子。十几年来,每当想念儿子,她就把这枚布币拿出来看看,看完又藏起来。

      

       1975年11月,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展览。已经50多岁的杨世才在参观后,将这枚饱含母子亲情的苏区布币捐赠给博物馆。如今,这枚颜色渐淡的布币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向游客讲述“红小鬼”的长征故事。

      

    网站编辑:朱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