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红色经典
    鲜为人知的皖西红27军
    发表时间:2022-11-14 来源:中国国防报

    胡遵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有2支红27军,一支是1932年10月组建的皖西红27军,另一支是1935年1月组建的陕北红27军。本文所说的是皖西红27军。

      1932年9月底,在红四方面军主力由湖北省英山县向黄安县(今红安县)转移途中,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致信给中共皖西北道委书记郭述申,让他与东路游击司令员刘士奇、红9军第27师师长徐海东等组建中共鄂皖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鄂皖边界地区的工作和武装斗争。10月1日,中共皖西北道委在英山土门潭召开会议,根据中央分局指示,成立中共鄂皖工作委员会,并决定将金家铺一带的红军和地方武装统一编成红27军。

      10月2日,中共鄂皖工委在金家铺的河滩上召开大会,正式宣告红27军成立,下辖第79、第81师,全军共4500余人,由刘士奇任军长、郭述申任政治委员。

      首战趾凤河。红27军成立后,为避敌锋芒,向太湖县、宿松县方向前进。10月9日,在趾凤河以东栗树嘴、帅家垄,遭敌第46师2个团堵击。考虑到敌第46师战斗力较弱,红27军决定利用趾凤河一带有利地形集中全军力量歼灭敌军。徐海东率一团迂回至敌人侧后方,迅速攻占小石门制高点,切断敌人退路,给敌以重大杀伤。敌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红27军其他各团乘势发起猛烈攻击。激战至16时,毙伤俘敌约1个团,缴获大量枪支弹药。此战有效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之后一段时间内,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为红27军转战赢得宝贵时间。

      再战衙前镇。10月中旬,红27军经店前河、河图铺地区,到达潜山县衙前镇(今安徽省岳西县城)以东的一条山沟附近,遭敌第54师伏击。部队和随行群众及伤病员都涌到山沟里,人多沟窄、行走困难,情况危急。红27军迅速抢占衙前镇东侧的几个山头,抗击数倍于己之敌,同时组织群众火速转移。经过3个多小时激战、10余次反复冲杀,最终打退敌人的进攻,毙伤俘敌数百人。

      三战大沙河。衙前镇战斗后,红27军向北转移拟渡过淠河。10月24日,在官庄地区全歼敌第32师1个营。之后,红27军星夜向桐城县土岭方向转移。在土岭冲破敌第32师的围堵后直插大沙河。渡河后,红27军第1团随即占据河东有利地形,与尾随而来的敌军隔河展开激烈战斗。敌人依仗数量上的优势,企图抢渡大沙河。第1团顽强阻击敌人,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粉碎了敌人的渡河企图。

      突围磨子潭。11月初,红27军到达霍山县三里店村后,中共鄂皖工委召开军领导干部会议。会议认为,红27军远离根据地,缺衣少粮,部队天天行军作战,兵员补充和伤病员安置都有困难,于是决定渡过淠河,返回皖西北革命根据地。

      11月6日晨,红27军到达淠河东岸磨子潭附近。敌第32师第94旅已经占据河西岸的大小山头,控制了黑虎尖制高点,堵住了红27军去路。敌第47师也跟踪而至,占领了红27军来路上的两侧山头,切断了红27军的退路。红27军被压缩至河川峡谷里,情况异常危急。刘士奇当即决定突出重围,并把这一任务交给第79师第1团。在徐海东的亲自率领下,第1团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强渡淠河,向敌人黑虎尖阵地发起攻击,用刺刀和手榴弹杀出一条血路。由于敌人火力凶猛,刚打开的突破口很快被封锁,徐海东迅速带领突击队再次攻击。同时,第79师第3团团长程启波也率领突击队,从敌侧翼设防薄弱的几丈高的陡壁攀登上去,突然杀向敌人,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我军后续部队和地方干部、群众及伤病员乘势突出包围。此战,红27军毙伤敌数百人。

      激战吴家店。11月14日,红27军到达皖西北革命根据地边缘的金寨吴家店地区。翌日,敌第32师和第47师尾追而来。全军下定决心,绝不让敌人进入根据地危害群众。遂在吴家店以东包畈河北岸占领有利地形,成一线展开,顽强阻击敌人。敌人出动飞机38架次,狂轰滥炸,掩护其地面部队进攻。经3昼夜激战,红27军打退了数倍于己之敌的多次冲击,毙伤俘敌近千人。

      决战沙窝集。此后,红27军在赴鄂东北的途中,于商城县新店子(今商城县达权镇新店村)夜袭顾敬之反动民团,毙伤敌200余人。在沙窝筹粮时,敌第75师1个旅从商城县余集镇追来。红27军集中全部兵力占领有利地形,经激烈战斗,将敌击溃,歼其1个营,从而顺利进入鄂东北革命根据地。

      11月24日,红27军到达黄安县七里坪附近,与中共鄂豫皖省委和鄂东北地区的红军会合。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斗争形势需要,决定撤销中共鄂皖工委,并撤销红27军番号,下辖两个师分别编入红25军和红28军。虽然红27军仅存54天,但在中共鄂皖工委领导下,转战10余县,行程近3000公里,钳制了敌人5个师以上兵力,经历大小战斗数十次,打垮了敌人多次追堵,歼敌近4000人,保存了可贵的革命种子,为皖西北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作出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网站编辑:朱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