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红色经典
    诸兵种合同攻城的典范
    发表时间:2022-05-20 来源:中国国防报

      锦州攻城战是东北野战军于1948年10月14日至15日发动的攻城战斗。攻城战斗仅持续31小时,全歼国民党守军10万余人。此次攻城战是我军诸兵种合同攻城的成功范例,极大推动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加速了东北解放。

      阻敌东西增援,扫清外围据点。1947年底至1948年3月,东北人民解放军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冬季攻势作战,相继攻占和收复18座城市,将国民党军压制于沈阳、长春、锦州3个城市。锦州作为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关键枢纽,被称为东北的门户。如果攻克锦州,关闭东北的“大门”,就可以完全切断东北国民党军与华北的联系。1948年9月初,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当面敌情,东北野战军拟订了率先攻克锦州的作战计划。之后,东北野战军接连攻克北宁线上的绥中、塔山、兴城、义县等城市和锦州外围据点,使锦州完全孤立。

      与此同时,国民党军发觉我军攻打锦州的意图,迅速调遣军队增援。国民党军范汉杰集团固守锦州,以求吸引并消耗东北野战军主力。蒋介石急令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指挥的“西进兵团”11个师另3个骑兵旅,令第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的“东进兵团”11个师,联合夹击我军。

      为此,东北野战军调动25万余人,参与锦州攻城及相关战斗,具体部署如下:以第2、3、7、8、9纵队和第6纵队第17师以及炮兵纵队主力和特纵坦克分队攻城;以第4、11纵队和热河3个独立师,在塔山一线阻击国民党军援锦“东进兵团”;以第5、6(欠第17师)、10纵队和第1纵队第3师、独立第2师等在彰武地区迎击国民党军援锦“西进兵团”;以第1纵队为总预备队,视情参加阻击或攻城作战。

      从10月10日清剿外围据点开始,到15日攻城战斗结束,以第4纵队为主力的塔山阻击部队,鏖战6昼夜,成功阻止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援锦。我军另一支阻击部队采取“纠缠扭打、牵制滞留”方式,阻止国民党军“西进兵团”的前进,使其一直徘徊在彰武地区。

      阻击部队的英勇表现,为攻城部队创造了有利条件。攻城部队集中精力迅速完成清扫外围据点的战斗,沿锦州城东方向先后攻占紫荆山、北大营、西梁等据点,沿城南方向攻占松山、大岭、南山等据点,沿城北方向攻占配水池、合成燃料厂、黑山团管区等据点。攻城部队在歼灭部分敌军的同时,逼迫剩余外围守军退居城内。

      诸兵种协同,顺利打开突破口。在攻城过程中,侦察兵、工兵、步兵、炮兵和装甲兵部队密切配合,快速打开突破口,向敌城区纵深推进。

      正式攻城前,东北野战军派遣数支侦察分队依托外围地形高度优势,反复侦察城区内敌军部署情况,较完整地掌握了敌军配置在城区的防御要点和城墙一线防御前沿的火力点,准确定位了大型防御工事的坐标位置。同时,通过其他情报手段,了解到敌指挥所部署在城区中心铁路局办公大楼内。在此基础上,我军指挥员靠前观测,确定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根据前期攻打义县的经验,东北野战军积极运用工兵部队构筑交通沟,以便部队和攻城装备安全快速地接近敌军。为尽快修筑足够大部队正面攻城使用的交通沟,东北野战军命令各纵队至少派出6个营兵力配合工兵部队。在正式攻城前,我军各攻击方向部队的交通沟均挖掘到敌防御前沿150米左右位置。

      14日10点,我军正式发动攻城战斗。第2、3纵队和大部分炮兵从城北担当主攻,第7、9纵队以城南方向为助攻,第8纵队以城西方向为助攻。炮兵部队以500余门各式火炮齐射,经过近一小时的火力压制后,顺利在主攻方向上打开了城墙的大面积缺口,并摧毁敌军防御前沿的大部分工事。随后,炮兵继续为攻城部队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援。据战后被俘的敌守军指挥官范汉杰回忆:“14日中午,我的炮兵就没有弹药中止射击了。解放军的炮兵仍然在持续打击我大型防御据点,对我士气挫败很大。”此次攻城作战,我军投入4个炮兵团(含1个高炮团)。炮兵部队的强大火力不仅摧毁了敌军坚固的防御工事,也打击了国民党军守城的决心。

      随后,在15辆坦克支援下,第2纵队第5师迅速从交通沟里突进,迅速消灭了没有坚固防御工事依托的敌残留守军,巩固了炮兵开辟的通道,保证了后续部队继续由此向纵深推进。主攻方向上的第2纵队由惠安街、良安街进入市区,第3纵队由省公署一侧进入,助攻方向上的第7、8、9纵队也顺利攻入城区。

      此次破城战斗,东北野战军根据炮兵、坦克和步兵配置情况,划分了作战区域和战斗分界线,诸兵种在战斗中密切协同,取得了良好作战效果。

      “先吃软的,后敲硬的”。攻入城区后,东北解放军紧接着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锦州城内既有日伪军过去残存的防御工事,又有国民党军新建工事。根据国民党军工兵指挥部方案,锦州城内新筑现代化钢筋水泥工事,以连为战斗单位构建据点,由带坑道的子母碉堡构成,储备弹药、粮食和医疗急救物资,能保障守军持续作战。整个城区分为5个防区,由碉堡连接成周密的火力网。

      根据前期侦察的信息,为减少部队在巷战中的伤亡,东北野战军在城区作战时贯彻了新的作战原则:“一个营打一条街,先吃软的,后敲硬的。”即每个营负责清扫一条街道上的地堡和火力点,先歼灭被炮兵和坦克部队击毁的碉堡内的敌军,再绕过坚固碉堡,向敌军指挥部中心区域集结,最后再由炮兵通过坦克、爆破等方法逐个清扫剩余据点。

      我军根据预定计划,在巷战过程中大胆穿插,不在边缘地区与敌纠缠,各部于15日凌晨在市中心的白云公园和中央银行地区汇合,集中兵力歼灭了敌第6兵团指挥部和“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尔后,待敌军和其指挥部失联后,将其各个攻破。各纵队依靠坦克的配合,逐个攻破中央大街、交通大学等坚固据点。在攻打锦州电影院等大型据点时,我军使用大重量弹药爆破,第一次使用75公斤炸药未能奏效,第二次使用17箱约300公斤炸药爆破,直接摧毁了据点内敌军。在数十个大型据点和地堡被我军接连攻破后,敌指挥官见大势已去,弃城逃跑,其余守军在组织零散抵抗后,大部向我军投降。至15日18时,锦州攻城战正式结束。

      锦州攻城战是我军诸兵种合同攻城的成功范例,为后来大城市攻坚战提供经验。例如,攻城前各单位配合工兵大量挖掘交通沟能大幅度减少部队突击时伤亡;巷战中先打击敌薄弱点以扩大城区控制范围,尔后依靠兵力、火力优势歼灭坚固据点敌军等。锦州攻城战的胜利,奠定了辽沈战役成功的基础,标志着国民党军依托大城市固守东北的企图彻底破灭,也为东北野战军解放沈阳、长春等城市乃至东北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王昌凡 戚苏源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