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红色经典
    近代国防思想的初步形成
    发表时间:2022-05-07 来源:中国国防报
      

    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景。
     

      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对“富强”的认识逐渐转变,他们意识到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推行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其国防思想在忧患意识、战略判断和发展路径选择上均有所变化。

     

      求强:面对现实的压迫

      中国近代国防建设,首先关注的就是“求富”“求强”,但到底是先“求富”,还是先“求强”,实则很需要战略眼光。考虑到晚清局势,“求强”大概是一种本能选择。

      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洋务派的思路一度非常直接且清晰:中国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坚船利炮,以此来抗击列强的侵略行径。“师夷长技”就是发展军工,大量建造利器,以利器求得“自强”,进而求得“自立”,避免被西方列强欺压凌辱。他们眼中的利器,以先进火炮和远洋舰船为代表。晚清时期致力发展的,也正是这两种武器。

      就这一点而言,无论是曾国藩、左宗棠,还是李鸿章、张之洞,他们的看法都基本相同。曾国藩说:“购买外洋船炮,时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左宗棠则进一步认识到“洋人嗜利,用于出售之舰船技术未必新、质量未必佳,若依赖进口,仍将为人所制”,他积极推动兵工自主制造,将“师夷长技”逐步落到实处。曾对洋务派给予大力支持的恭亲王奕,对利器充满热切期盼,他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正是在这些思想的推动下,清廷以“求强”为宗旨的军工制造,获得阶段性成果。

     

      求富:筑牢国防的根基

      中国古代军事家早就指出了战争对社会所产生的巨大破坏性,给物资和财产所带来的巨大消耗。因此,《管子》有云:“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殚;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基于这层考虑,孙子强调战争发起前,需要考虑“千里馈粮”和“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等,高度重视战争准备工作,需要积累社会财富。先秦时期法家“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的观点得到推广,秦国主张耕战,十分重视农业,由此取得统一天下的功业。

      与古代兵家的主张有所不同,近代中国不少官员学者不只重视农业,同时逐渐重视起商业,试图由此求得富强。曾国藩最早提出“商战”这一概念,强调西方侵略者背后所追求的经济利益,指出“商战”是西方列强的国策,“用兵之时,则重敛众商之费;无事之时,则由顺众商之请”。曾多次出使欧洲,并担任过曾国藩幕僚的郭嵩焘,考虑得更加深远。他将西方国家强大的原因归于政教,其次是商贾,再次才是洋务运动所孜孜以求的利器。但这些主张,显然超出洋务派当时的认知水平,甚至危及朝廷统治基础,不可能为当权派所接受。

      王韬认为,当时中国之所以会“民穷财尽”,就是因为工商业没有得到重视。如果模仿西方国家,加快商品流通,打破闭关而治的模式,便可以迅速改变形势。因为发展工商业,既可以发展和保护中国传统农业和丝、茶业,又可以扩大贩运之利,带动货物流通,并且有效抵制外国商品的大量侵入。洋务派在与西方交涉中感受到西方的经济侵略,于是开办轮船招商局,打破西方列强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开展外洋贸易为“直捣中坚之策”“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筹办织布局,“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利权”。他们通过发展民族工商业,提高生产力、提升国民经济以抵抗外国侵略。

     

      求新:迈向近代的观念

      吴子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认为国内政治清明,民众安居乐业并上下一心,对外才能治理武备,确保战争取得胜利。自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朴素的富国强兵思想,高度重视国防建设。

      中国传统富国强兵理论,以求富为根基,再致力于军备。农业自古是经济命脉,也是国防基础。受“重农抑商”、以发展农业为“务本”之举等观念影响,古代兵家几乎一致主张寓兵于农,兵农结合。晚清时期,保守派充分吸收这一思想,认为侧重发展农业,便可驱敌于国门之外。他们反对洋务派兴办军工,坚信中国根本不需要引进西方包括军工技术在内的工业技术。因此,当时若要建构新的富国强兵理论,就必须重视“耕战”“商战”“学战”之间的联系,推动社会观念的更新。

      近代官员学者的国防观念,实为一步步发展变化。起初,他们只是单纯追求坚船利炮,提倡引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后发展为学习其制造方法,改而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再发展到羡慕西方经济模式,试图以振兴工商业来提振国民经济,提升国防水平。然而,他们对政体并不愿意进行讨论,也不敢有所触及。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被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成为洋务派变法图强的理论基础。郭嵩焘思想过于超前,已超过洋务派所能接受的范围,只能暂时被陋识所掩埋。大家拒绝郭嵩焘关于重商和“本末”方面的论断,采取“中体西用”模式,在一个极其有限的政治空间内求变通、求生存、求发展。

      总体来看,晚清求富求强的革新运动,虽说实际成效不大,但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为中国近代国防思想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指出,只有彻底改变中国的现状,才能真正挽救民族的危亡。为此,他一面呼吁“铁血之主义”,一面期盼“尚武之国民”,认为除此则“无以自立于竞争剧烈之舞台”。西方近代国防思想被引进中国之后,受到政治体制等因素影响,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促进学界尤其是军事理论家的反思,以“求富”“求强”为核心要义的近代国防思想得以初步形成。(徐 寅 熊剑平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